电商搜索个性化推荐“杀熟”又烦人
同的人,在同一个电商平台上用同样的关键词搜索商品,系统推荐的价格居然能差上几倍……这样的“个性化推荐”正在收到越来越多的抱怨和吐槽。消费者呼吁,平台在优化机器算法的基础上,也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提供关闭选项,把知情权与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母女搜索同一商品均价差4倍
“怎么淘宝上便宜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作为注册天数4626天、下单数量3906笔的资深用户,王慧最近在使用手机淘宝时总觉得很难搜索到价格低廉的小物件。“指甲刀套装以前很多都是9块9包邮,现在一搜,排在最前的竟然要79元一套,10块钱以下的简直凤毛麟角。”
物价上涨如此之快吗?她无意中使用母亲的手机时才发现,明明是同一关键词,搜索出的商品均价明显低了许多,10元到20元的比比皆是。
记者了解到,母女二人消费观念不同,王慧平日购买商品的单价较高,母亲则总会挑便宜的买。不同的消费习惯和用户行为导致个性化推荐结果迥异。
为了印证王慧的反馈,记者用两部不同的手机进行体验。第一部手机来自32岁的广告从业者,第二部手机来自61岁的企业退休人员。以“吸尘器”为关键词搜索,统计排在前10位的商品价格后记者发现,前者的平均单价为1336.2元,而后者仅为244.5元,均价相差4倍有余。
记者用以上两部手机在京东搜索电脑椅,价格差距也有3倍多。
“消费力高就不让吃大排档,消费力低就不配逛专柜了吗?”王慧质疑,电商平台的个性化推荐成了一种变相的“杀熟”。
重复推荐算法贴心变打扰
《电子商务法》规定的个性化推荐有明确的范围,即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因为商家推送的信息与消费者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可以节约信息搜集成本,因此,这一功能刚出现时曾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杀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