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鸡蛋、番茄等是消费者最喜欢在生鲜电商平台购买的品类,而非龙虾等附加值较高的商品。无论是仓店一体还是前置仓,包括次日自提模式,此前多家生鲜电商平台曾陷入线下关店、线上平台无法打开等情况,究其背后原因,扩张快、毛利低等导致的资金链紧张及断裂是重要原因之一。
——耗损高、物流贵。生鲜产品保质期短,部分品类需冷链运输,进一步推升了成本。
——客户群体扩展难。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与其他消费互联网平台相比,生鲜电商在价格方面始终不具有优势。比如,中老年消费者对于价格更为敏感,甚至出现了部分消费群体疫情后“弃用”的现象。
聚焦难点发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三成。相比而言,生鲜电商的渗透率则远低于综合电商。相关市场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生鲜电商行业渗透率仅为3%至4%。
叮咚买菜曾表示,在现有业务模式下控制成本主要在两方面发力:一方面,通过产地直采更好地整合供应链上下游;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销量预测准确率。
6月初,叮咚买菜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发布了叮咚买菜水产品控绿皮书。该绿皮书是生鲜行业首个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布的水产品质控制标准,帮助生鲜企业实现供应链主动管理,构建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生鲜水产品供应链体系。
整合供应链取得一定效果。叮咚买菜研究院院长申强说,截至目前,叮咚买菜已与全国99个水产基地开展直采合作,在售水产品达200余种。
叮咚买菜品控高级总监罗爱军说,叮咚买菜正在由“对内流程品控”逐渐转变为“供应链主动管理”,这将大大提升叮咚买菜供应链的确定性,也将有助于解决生鲜行业上游小而分散、标准化低、“劣币驱逐良币”等痛点。
除了借助数字化手段外,各家平台也在进行相应的“模式创新”。为了降低成本,除了在一线城市普遍采用“仓店一体”“前置仓”等模式外,也有生鲜电商平台进一步尝试“次日自提”模式,即由顾客提前一天下单,平台则不需要在前一天大规模备货,只需按照顾客下单品类和数量准备货品即可,从而降低损耗。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杨有宗 杜康 上海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生鲜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