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800-1000平方米,专门为老百姓提供一日三餐所需的食品超市将迎来发展机会。这类超市以解决消费者当日饮食为主要目的,辐射半径1.5公里,关注小型化家庭结构和单身群体,从消费者进店到结账所花费时间在20分钟以内。
第二,药妆店也是一个具有前景的业态。药妆店在日本非常发达,甚至跟便利店一样密集,这说明这种业态是很有消费前景的。但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类似的业态。一个原因是没有成熟的供应商提供商品;另一个原因是国家监管问题,我国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分为好几个部门来管理,这对企业经营审批许可带来一定的挑战。
第三,针对特殊人群的商业形态也应该受到关注。比如,针对我国老龄化趋势,目前没有一家专门的业态是为老年人服务的。为此,我计划将海淀区的海中市场改造为这样的业态。
《第三只眼看零售》:请具体谈谈海中市场项目改造。
李燕川:海中市场周边居住着不少退休的高校老师、专家教授,甚至不乏两院院士。我最早取名为“院士之家”,但后来认为这样会排除一大部分非院士的老年群体,于是就改为老年驿站。
海中市场设计是这样的,负一层是菜市场和超市,满足老年人购物需求;一层是快餐和北京特色小吃,比如护国寺小吃,门钉肉饼等;二层是茶馆、咖啡厅,并引入修脚按摩等休闲业态;三层是唱歌跳舞的场所,满足老年人社交需求。
《第三只眼看零售》:大卖场业态未来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吗?
李燕川:一、二线城市的大卖场业态适合开在远郊区县。伴随着市区的一些大卖场租约到期,再签约时大卖场将不再享有当年的便宜租金,这使得它们不得不往远郊区县迁移。另外,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来讲,大卖场也不适合开在市区。
以开在北京大钟寺的某外资大卖场为例,它开业之后很多消费者驾车来这里购物,导致整个三环拥堵不堪。而这家外资大卖场撤离之后,三环路就变得畅通了。
03
谈超市发今年规划
继续开店、配送中心、强化标品生鲜
《第三只眼看零售》:再谈谈超市发,它能保持增长,你认为做对了什么?
李燕川:首先是商品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加强主食、炸货以及卤制品的经营。在我们经营较好的门店,光主食的种类就多达60个品种。丰富的加工商品解决消费者吃饭的问题,对提升客流和拉动门店毛利率起到较好作用。
其次是有意识针对消费者购物进行生活提案。比如我们坚持了四年的“私厨快报”告诉消费者每天应该吃什么,这些菜谱都是我们从员工以及顾客那里收集到的,都是一些家常菜,比较容易做。另外,超市发门店针对每个节气都会开展专题营销来引导顾客购买。
另外,我们也在针对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不断调整门店布局。我希望打造一个门店,让消费者能够在20分钟之内完成购物,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时间。
《第三只眼看零售》:超市发去年与眉州东坡、花家怡园等餐饮品牌尝试合作,将他们引入超市。一年时间下来,你觉得这条超市-餐饮合作是一条可行之路吗?
李燕川:与餐饮企业的合作,提升了门店的客流、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场景、为门店创造了利润、也扩大了餐饮企业的销售出口,我认为这条道路是得到验证了的。超市发今年也打算多引入一些餐饮品牌。一些跟我们已经形成合作的餐饮企业也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与我们对接,足见它们的重视程度。
这里面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餐饮企业擅长制作美食,但是对于食品的陈列、现场营销等方面还是缺乏经验。另外,在选品上,我们认为精选几个单品就好了,而餐饮企业总是想上更多品类,这需要我们后期慢慢磨合。
《第三只眼看零售》:超市发今年有哪些计划?
李燕川:开店方面,我们今年规划了5家超市和5家超市发-罗森便利店;中后台建设方面,我们今年计划在海淀区建立一个生鲜加工中心,到时候我们的主食、熟食等现场制作商品都可以在加工中心完成;商品层面,我们计划推进生鲜标品化工作,从而将我们的门店员工从生鲜现场打理的繁琐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顾客服务中。
生鲜标品化是一个缓慢推进的工作,需要消费者不断接受的过程。目前在部分超市发门店,标准化生鲜占到了全部生鲜商品的60%。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赵向阳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社区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