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的上新阵地集中在线上
泡泡玛特终归是家零售公司,它货的核心,其实是虚拟的IP,盲盒只是一种载体。
从这个逻辑来看,IP的生命周期既是铠甲,也是软肋,这是每一位投资人都会关注Molly又赚了多少钱的根本原因。
从财报来看,自有IP的占比越来越高,对Molly的依赖有所缓解,SKULLPANDA这款新IP被推出来,以及仅作为销售渠道的非独家IP增长明显,这表明泡泡玛特还在挖掘与运营新IP的过程中。只是IP开发并不像服装制造,每一步可以标准化操作,IP的成功与其说是对市场的了解,还不如说是厚积薄发的一次“撞大运”。
绝大部分面向市场的IP形象都带有“可爱”的共性,因此大眼萌妹和宠物造型是盲盒品牌的主流形象,这样也带来了反面结果,就是IP的同质化,想要复制Molly这样的爆款并不容易。
泡泡玛特并没有在财报中具体写出IP孵化和运作的周期有多长,但可以从销售端窥见它在维持IP生命周期方面的一些动作。
至少在IP未成熟之前,需要用量来做背书,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在线上渠道,能够看到“新品日历”板块十分突出,这里既有旧IP做出新造型,也包括新的IP上市。上新节奏可以做到每周一次,这样的预告能够有效形成了预热,最直接的触达消费者,这样的推新方式远比线下展示来的更直接,更划算。
从整个行业端来看,盲盒新晋玩家也大多采用线上众筹的方式,这很接近电商平台擅长的C2M模式,先试探市场的反馈,再加速更新商品,并且众筹在解决了消费者反馈之外,还缓解了现金流问题。诸如魔点、B站等都成为了盲盒玩家众筹的主要平台。
实体店的价值变了
泡泡玛特在模式上越来越像电商公司,但线下的价值依然存在,只是不单单作为一个销售渠道了。
尤其是线下的对手来势汹汹,名创优品把潮玩作为自己新的增长曲线,推出了TopToy品牌,高调的在几个省会城市开出大店,并且定位亚洲最大潮玩店。
TOP TOY品牌创始人孙元文此前表示:“我们将自己和前辈泡泡玛特以手机系统区分。泡泡玛特好比iOS系统,采用闭环生态,自供自给;TOP TOY更希望提供类似于安卓系统这样的平台,本质在于更开放,在于大平台,在于更兼容,在于品类更丰富。”
这样的思路沿袭了名创优品的一贯作风:做平台生意,经济单元模式明晰、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通过规模化开店而让低毛利的生意赚钱。目前Top Toy在售的潮玩有50多种IP,大多是签约模式,自有IP占比很小。当然,在泡泡玛特以极具头部效应的背景下,TopToy还能进军线下,说明母公司带来的底气和资源很足,但潮玩经济的运营思路上,仅仅定位在销售渠道是否能够走得通,还需要继续考量。
其实在泡泡玛特和Toptoy之间,也有很多成熟的平台型公司,比如52Toys、IP Station、寻找独角兽等,他们大多以线上和机器人商店为主要销售渠道,以几个“出圈”IP作为核心商品,同时代销签约IP。换句话说,从这些中部玩家的生存来看,如果仅定位自己为销售渠道的话,或许脱离高成本的线下也未尝不可。
但泡泡玛特显然不是单纯的销售平台,盲盒作为一种情感消费品,需要传递出消费体验的价值,消费者需要在观赏把玩中去认知并感受盲盒,因此线下的展示作用不可或缺。并且定位为做潮玩文化的企业,自然需要从线下透出品牌的调性,这些是线上无法实现的品牌价值。
卖货之外,如何在展示功能上传递更多的价值观,这或许是线下店最大的意义。
来源:电商在线 杨泥娃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泡泡玛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