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战火熊熊燃烧,前置仓平台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也搭上资本快车道。
今年2月中旬,媒体报道称,生鲜电商即时配送平台每日优鲜已经启动IPO,并且已就上市前融资接触了多家金融机构;另据彭博社消息,前置仓企业叮咚买菜最快年内赴美IPO,至少募资3亿美元,准备和每日优鲜争夺“生鲜第一股”的席位。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叮咚买菜成立于2017年,二者都主打前置仓模式,并且在生鲜赛道内快速崛起,如今谋求上市,两家野心自然不容小觑。
生鲜电商赛道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具有高频、刚需的特点;自去年新冠疫情之后,国内生鲜电商赛道爆发,巨头、资本方快速入场,前置仓赛道的战火还未熄灭,社区团购却又汹涌来袭。
竞争激烈的生鲜赛道内,“加速跑”上市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能够脱颖而出吗?
01
双雄对峙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是前置仓模式的开创者;叮咚买菜成立于2017年,但却是后起之秀。
二者如今都是生鲜电商的头部平台,也都早早跻身于独角兽之列,现在双方又展开了对“生鲜第一股”席位的争夺。
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日优鲜都处于领先地位。
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是中科大少年班成员,因为911事件发生,导致他赴美留学申请三次被拒,遂加入彼时如日中天的联想,在做到联想笔记本事业部负责人后,又转战联想农业领域(佳沃)。
但抱着“要和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共振,不枉在这个时代经历一遭”的想法,2013年,徐正辞职创业,创办每日优鲜。
在每日优鲜跻身独角兽行列时,2014年,叮咚买菜的创始人梁昌霖还在做一个叫“叮咚小区”的项目;但由于叮咚小区发展遇阻,梁昌霖又开始涉足生鲜,创办了叮咚买菜。与徐正相比,梁昌霖没有农业背景,但这并不影响叮咚买菜的发展速度。
2015年,每日优鲜App上线,从300个核心种子用户开始,花一年时间验证了前置仓模式的可行性;2017年成立的叮咚买菜,沿着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始一创立就势头凶猛。
随后的发展中,每日优鲜除了前置仓模式外,还试水了无人货架等业务。但叮咚买菜一直专注于前置仓模式,而且在资本、运营、服务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因此发展迅速,就连盒马的总裁侯毅都称,叮咚买菜“让盒马感受到了威胁”。
而随着“车轮战”的融资进程,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在资本的助推下,纷纷走上了快车道。
自App上线后,每日优鲜已经经历了10轮公开融资;最近一次融资是去年12月9日,融资金额为20亿元,投资方为青岛国信、阳光创投等。
叮咚买菜在2017年平台业务正式上线后,之后两年也连续进行了多轮融资:分别是2018年5月的Pre-A轮、7月的A轮、9月到11月三个月中每月一轮、其后就是2019年3月和7月,继续被追加投资到B+轮。去年5月,据路透社报道,叮咚买菜获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的3亿美元投资,但叮咚方面否认了这一消息。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都表现抢眼。
疫情期间,人们被困家中,生鲜买菜的消费被迫迁移到线上。叮咚买菜在大年三十的订单量较此前一个月增长了300%,新增用户的速度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00%。每日优鲜在疫情期间的业务量增长300%,客单价提高到了120元。
网经社分析师莫岱青称,“目前,生鲜电商已进入新一轮的烧钱换市场阶段,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想要进行扩张,资金至关重要。选择上市能够补充资金,以便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02
难啃的骨头
每日优鲜CEO徐正认为,生鲜是一个足够大、赛道足够长的行业,这样的赛道虽然企业建立难,但壁垒也高,企业能更长久的发展。
在市场规模上,生鲜市场体量超万亿,具有高频、刚需的特点。由于国内消费者对生鲜商品的新鲜度要求较高,生鲜购买的频率也高,平均每周购买3次,高于2.5次的全球平均值,水果蔬菜每周购买频次高达4.8次。
在高频、旺盛的“买菜”需求带动下,国内生鲜市场规模自2013年以来一直保持6%以上的增速,2020年的市场规模超过了2万亿。
而且,目前国内生鲜销售渠道以农贸市场为主,占比超过70%,超市渠道销量也达到20%,生鲜电商占比则不到5%。
刚需、高频、低渗透率,这意味着“买菜”市场机会无限。但是,物流成本高、损耗高等问题,也是生鲜电商难以迈过的一道门槛。
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即时购物需求,以及平衡运输成本的问题,每日优鲜发明了前置仓模式。在前置仓模式中,供应商送来的商品会先进入平台的城市大仓,再用冷藏车送往各个前置仓;用户的订单会被系统分配到离他最近的前置仓,再由该仓负责拣货、打包和配送,将商品在1小时内送到消费者手中。(详见文章《叮咚买菜:激进扩张下的背水一战》)
但现实场景中,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即便采取前置仓模式,也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社区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