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云南石林县的人参果收购价低、耐储运、但市场没有打开,就属于有潜力的品种。这时候它欠缺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扩大销量的机会,而拼多多的“拼购”模式就能迅速聚集同类型需求,给出稳定的规模化订单,比传统电商更易打开销路。而嫁接销售的人参果商家王雄,也将年销售规模做到千万级。
而对于澜沧土豆来说,当地的天然条件适合生产优质土豆,但需要更新的种植和收获技术,以及市场和品牌推广辅助。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即扎根土地,为当地农民教授知识,同时联合拼多多共同为学员普及电商知识,带动当地农民拓展销售渠道、培养品牌思维。
据了解,在这期培训中,60名学员年龄从20~50岁不等、分别来自澜沧全县20个乡镇,从零学习如何开店、如何提高店铺运营效率等电商知识,并均已在拼多多开设属于自己的网络店铺。
由此也能看出,现今市场上实际上不缺硬件基础,缺的是能够将其有效应用的人才和思维。但农业产区通常远离一线城市,使得人才留用和价值发挥难度极大,需要推动方从产业布局、人才激励、成长空间等一系列布局着手,才有可能推动解决这一问题。
据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农村电商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分析称,2025年农业人才缺口将达350万,政府、企业在推动中国农村电商人才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拼多多或成最大人才兴农平台。
按照拼多多计划,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新农人”,他们应该是一群具备四点技能的农业电商人才,即一是懂农产品种植技术;二是建立农产品品牌意识;三是拥有基本财务知识;四是懂营销、物流和供应链常识。
在拼多多运作初期,它们是通过以新农人为分布节点,对农产区的产品集聚、分级、加工、包装等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梳理整合,推动区域性农产品上行,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由点到面的裂变效应。随后,拼多多则致力于人才本地化发展, 同时成覆盖21个省份的“多多大学”,用以引导本地农业经营者发展为“新农人”。
而且,拼多多也开创了“多多农园”模式,在农村地区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培养新型电商经营主体,帮助生产群体实现农民—农人—农商的转变。此外,拼多多未来5年将投入500亿支持农业农村新基建,聚焦于企业家式电商人才的养成,推动’百县万商’,可以说多线并举,推动农业才人发展、留存。
如今,在拼多多农业人才梯队中,既有台企IT高管转行拼多多改卖鲜食玉米、由于女海归放弃绿卡回新疆卖农产品,还有四川大凉山空姐何爽转型“石榴姐”,加上数量近万人的“多多大学”学员及接受指导的本地农业电商人才,拼多多此举初见成效。
03
借力全渠道布局
促成产、供、销共赢
除去拼多多在农业产业链上游的一系列布局之外,拼多多给出的渠道资源也同样关键。
这里面的渠道资源,一方面是指拼多多的流量优势,例如通过直播电商、社群分享等形式触达多方消费者,从而掌握一手消费数据,反哺产业链上下游,为其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拼多多平台包含的商家、自营板块以及社区团购等渠道,能够使农产品分销网络进一步完善,涵盖多种消费场景,在获取规模化优势的基础上摊薄运营成本,推动产品及产业链分级。
进一步来说,随着拼多多在农业产业链的进一步布局,未来也有可能推动更多B端渠道发展,为第三方企业供货等。可以说,如果拼多多农业上行计划落地顺利,会是一个促成产、供、销多方共赢的策略。
而就当前业绩来看,布局农业虽然属于重投入,但并未影响拼多多增长。据其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底,拼多多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7.3亿。三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用户数达6.4亿。平台的年交易额接近1.46万亿元。
不过,布局农业同样有其风险性存在,比如说长期重资产投入、规模化复制较难、消费者认可度仍需培育、市场竞争压力大等方面。这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参与农业产业链布局的门槛,但对于涉足企业来说也需要长期突破。
就像拼多多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拼多多将持续专注于对农业价值链的投资,继续将提升农产品上行效率作为核心战略。其未来能否在农业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即值得关注。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张思遥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