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调价一般会依据地区经营、商家规模等情况综合考量,但对于考量的依据,我们也不知道。”某三线城市外卖平台工作人员告诉亿欧。
他还透露,最近平台们出了新规则——按照距离动态收费。根据地区不同,平台会收取基础费率,外加配送费加成,而这部分加成会依据距离计算,且不包括骑手配送费。
看起来,这样的动态算法更高级了。但同时意味着更难搞懂的规则,和更无处申诉的商家。
可以预测,现有规则下,外卖平台上的商家将出现两极分化。能存活下来的,要么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连锁品牌商,要么是极低租金成本、极低物料成本的小型餐饮店。
前者因为资金实力强、订单量大,而得以享受规模效应;后者依靠优惠、补贴活动,价格上富有竞争力,也能在外卖红利未消去之时暂时存活。
但对于后者,平台的前置排位、极低的租金和人力成本,是续命的关键。如何保证两个条件持续满足,主动权却不全在他们手中。在外卖红利日渐消退、平台话语权愈发增强之时,这类中低档餐馆,或许仍将面临命运的抉择。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些既不具备价格优势、又不具备知名度的餐饮店,将很难在平台苛刻的规则下存活。
被困在系统里的你我他
再来看看平台频频引起热搜的其他参与者——骑手和用户。
在《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一文爆出后,美团和饿了么纷纷上线“延长送到时间”选项,客户在点单时,可以选择允许骑手延长5分钟送到。此事引发了更大的舆论谴责,用户纷纷表示,平台的锅,最终却轮到客户承担后果,明显在转移矛盾。
而鲜有人注意到,后续平台的算法或规则究竟如何调整,“延长送到时间”的选项也不知何时默默下线。
上述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平台要赚钱,必然会打造越来越高效的算法。或许他没有说出的后半句是,提高效率就意味着,骑手的时间被压缩再压缩。
就在采访后的第二天,饿了么骑手韩某猝死在他当天第34单配送的路上。平台2000元的“人道主义赔偿费”显得格外讽刺,在媒体舆论压力下,骑手的家属最终得到了60万抚恤金和3万元保险赔偿费。
知乎网友、保险从业者“肆大财子”指出问题所在——骑手和平台不存在劳动关系,骑手每天需交3元购买平台提供的商业保险。细拆保单信息,会发现这份保险实际只需1.06元,剩下的1.94元都是平台征收的服务费。也就是说,平台每年可通过保险从每位骑手那里倒赚708.1元服务费。
网友们纷纷吐槽平台“搜刮骑手血汗钱”,但截至发稿,饿了么并未做出更多回应。
平台上的用户们,亦面临着“算法”的困惑。
《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一文里,揭示了同一个人在同一家店、每天同一时间下同样的单,却面临不同配送费的问题。
对此美团回应:“毋庸置疑,定位缓存问题导致配送费预估不准,是我们的问题,这里向用户诚恳致歉。”
但直至最近,知乎上还有人讨论着,为什么不同时间买会员会有不同价格?为什么不同人看到的同一个商家满减活动不同?
躲在算法后面的大平台,在一片讨伐声中,或许还在悄然继续大数据杀熟的行为。
平台走向何方
众生“苦外卖平台久矣”的根源,究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算法,还是互联网大平台的垄断?
从法律层面上解读,垄断的说法未必成立。
所谓垄断,是指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竞争,前提是“市场支配地位”。
某业内人士告诉亿欧,如果把美团界定为外卖服务平台,市占率约为70%,达到了“市场支配地位”的标准。但如果界定为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平台,美团和阿里相比,尚未达垄断程度。如果再考虑不同地区范围,界定起来就更复杂。
但商家的困惑、用户的不满、骑手的困境表明,至少平台算法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大数据杀熟”、“二选一”行为,短期内可以为平台谋利,长期下去必将损害客户信任、品牌形象。
当初心是为消费者、从业者创造价值的平台,开始给用户和劳动者带来伤害,其被颠覆、被革命或许也就不远了。
来源:亿欧网 老杨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