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抽红包,真没意思。”
2020年的双十一好像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一些电商平台早在10月中旬就摩拳擦掌,广告投放满天飞,活动红包一个接一个袭来。只不过对经过了一个又一个购物节的用户来说,同样的玩法宣传未免有些倦怠了,不少人吐槽这次双十一就不能有点新玩法?
基础题:价格补贴
对于用户群体而言,双十一就是很直观的价格狂欢,以价格的降低为最直白的促销方案,激发市场的购买力。而所谓的“购物节”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也在于创造出更高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为某商品或者服务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付出之间的差额,而这种消费者剩余的总和就是平台对社会的贡献,消费者剩余越高,就说明用户在消费活动中所占的利益越高,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幸福感。
而对于今年来说,提升用户的幸福感是更为重要的,今年的用户经历了比以往更加艰难的风风雨雨,无论是心理上的压力、健康上的威胁还是经济上的损失,都让今年用户的整体幸福感下降了不少。
也因此今年双十一购物节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经济意义,或许在社会意义上更重要一些,这也将成为这次双十一“大考”中一项重要的测试题目:各大平台的补贴力度能有多大,用户落到的实际利益有多高。
如今各大平台有关购物节价格补贴有两大趋势,一种是从最开始的减价到如今花样繁多的红包玩法,从玩法上更强调了APP粘性的塑造。
最近几年的双十一都会让人觉得越来越“麻烦”,不再是直来直去的领券,玩个小游戏,分享个小链接什么的,这种常见于较为成熟的天猫与京东,他们作为比较成熟的电商购物节玩家,追求的不仅仅是流量问题,更倾注于粘性。
但相对的也会引起不少用户的反感,没有足够创新有趣的玩法,只是依赖同质化换汤不换药的抽红包活动增加用户留存,会让很多用户感到厌倦。
另一种是拼多多带起来的纯粹的价格战“百亿补贴”,这种好像一夜回到解放前一样的价格“白刃战”,就是很纯粹的告诉用户我家的更便宜,也成为拼多多开进五环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吸引了许多在以往在双十一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效仿。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苏宁,往年来说,相对天猫、京东,苏宁是线上声势较弱,而今年可能受制于疫情的影响,线下起家的苏宁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也是因此从618开始,苏宁就摆出了比以往更倾注线上的姿态,最近也是搞起了百亿补贴等一系列活动,要在双十一大闹一场。
不过正如《麦肯锡定价》中说的那样,“本质上定价反映的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是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对于相对成熟的电商市场中打价格战,补贴实际上是对价格体系与供需平衡的干预和破坏。
而且这种价格的“白刃战”往往难以带来市场需求增量,只是将原本要去其他平台购买产品的用户转移到了自己的平台,整体市场增量提升不明显。但从短期收益来看,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更符合用户的利益,无论上层平台如何在价格上竞争,作为购买方的用户总归是收益的。
时事题:直播带货
今年对于电商行业来说,最新最火的莫过于直播带货,这种形式虽然早已有之,但真正迎来爆发点却是在今年。
今年直播作为工具的价值得到了破圈程度的释放,完整的体现出其不仅仅作为娱乐手段,而是作为内容传输工具的价值体现,是如今用户追求时效体验的一种线上模式,各式各样的“直播+”也成为新的流量洼地,直播带货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那一位。
但有关直播带货价值方面的争论也有很多,有李彦宏直播首秀引得百度暴涨120亿市值,薇娅1秒钟卖出5000条牛仔裤的案例,也有科技圈大亨吴晓波只卖出15罐奶粉,明星叶一茜直播带货90万人围观销售额却不足2000元的案例。
不过无论正反双反如何辩论,直播带货还是破圈了,成为时下机会最火的电商带货方式,而早在一周前就有不少人表示今年双十一要“睡”在李佳琦、薇娅等大网红的直播间里,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但直播带货想要更进一步,这次的双十一会是一次相当重要的检测,而直播带货想要在今年证明自己的价值,选品方面要格外的深究。
电商其实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商业群,是由大大小小,或平台、品牌自营,或原创网红店,或私家小店所组成的,电商的流量通过平台分发下去。
但是这些流量并不是完全的平等分配,在搜索中的排列顺序、品牌的影响力、用户心中的信任程度等方面又是不同的。用户在选品时,优先看到的是那些排名靠前、品牌力更大的产品,这让整个电商生态更偏向于马太效应,品牌力越来越强。
直播带货则不同,直播带货的最大优势在于:品牌效应边缘化,品质效应突出化。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