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两个月前,我跟一位从达令离职的朋友交流,他透露说,达令在8月份裁员了三分之二,后来,无意间在脉脉平台上,也看到了类似信息。到了9月初,很多商家又看到了这样的提示。
这些在商家圈子里流传的警示信息,只是提醒而已,当然不能证明什么,就算是回款慢了,也不一定意味着平台不行了。
但是,社交电商平台集体萎缩的消息,恐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不只是达令出现裁员的情况,据悉,2020年,仅广州和义乌两地,就有500多个社交电商平台倒闭。更早之前,另一家社交电商贝贝也裁员500多人。
就算是早已杀出重围成功美股上市的社交电商另一大代表云集也在经历萎缩后的重生。
据云集2020年Q2财报,GMV为78亿,去年同期则是82亿,减少约5%;其中,对商家开放的商城业务为49亿,去年同期为22亿,翻倍增长,但同时自营业务则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减少52%。
不只是GMV的减少,营收也大幅度减少,二季度营收14.8亿,比去年同期减少51%。
云集还算好的,虽然营收大幅度减少,但好歹整体GMV只是微降,亏损也大幅度减少,从去年同期亏损8450万,减少到1750万。而且,云集还在不断转型中,逐渐脱离了社交电商的元素。
现在,能数的上来的社交电商平台,已经越来越少,我们曾在去年底写过一篇文章《2019,社交电商大溃败》,如今看来,大趋势非但没有任何扭转,还因为疫情加速了。
02
但有意思的是,据艾媒等数据机构发布的报告,2020年,社交电商的规模,仍然以63%的速度增长,今年将超过两万亿。
一边是不断溃败的社交电商平台,一边是社交电商整体规模的继续高速增长,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社交电商作为一种能快速裂变的模式,可能越来越式微,但用户通过社交平台购物的频率,却越来越高。
我在《2019,社交电商大溃败》一文中也曾提到,品牌方在私域流量的发力,让更多的用户沉淀在品牌方自己的手里。据悉,今年以来,品牌方的小程序GMV增长两倍以上,可见品牌方私域流量的发力,已经非常凶猛。
尤其今年受疫情影响,门店没法开门,各大品牌各种终端都想尽一切办法去积累私域流量,这对社交电商平台更是截流。
另外,社交电商平台,流量依托分销商,业内俗称小B。小B这个群体,来得快,去得也快,虽然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核心分销商,但长尾分销商往往跟着补贴走,没有忠诚度,一旦平台补贴下降,就会跑到别的平台去了。
比如,今年阿里和京东,都在社交平台上加大了投入,很多分销商转变到阿里淘小铺和京东芬香旗下。滴滴、美团、拼多多入局社区团购以后,更是让很多分销商转做团长去了。
分销商走了,供应商也走,很多商家跟我说,以前入驻了四五十个社交电商平台,如今只保留一两个关系特别好的,其他基本也都退出了。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社交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