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以行业为划分界限的发展方式同样无法实现不同行业的融合与贯通,行业壁垒同样存在,打破这种壁垒,经济运行的效率才能显著提升。
这就需要寻找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之间的共性。
如果我们寻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共性,就会发现,数字才是真正可以将这些技术以及行业联通在一起的共同标签。
于是,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当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完成了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新零售其实早已不再是零售行业本身,而是变成了数字经济的一种。此刻,新零售早已不再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的那个新零售。
这其实才是新零售的发展势头“大不如前”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为在这个阶段,新零售已经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催化之下变成了数字经济的一种,不再是我们所认识的传统意义上的零售抑或是电商。
此刻,我们再去按照传统逻辑和视角来看待新零售自然会发现新零售的发展势头大不如前。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数字经济的角度,甚至将新零售置于产业互联网的“大池塘”里,我们就会发现新零售业已成为串联起产业上下游的“毛细血管”。
对于产业上游来讲,新零售玩家们可以通过对于用户消费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实现对于他们的深度赋能,改变上游生产厂家简单、粗放、原始的生产方式,减少生产浪费。
同时,在完成了对于传统行业的数字化的改造之后,原本横亘于产业内部不同流程和环节的信息孤岛开始被打破,不同流程和环节的深度融合,同样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成本的下降。
对于产业下游来讲,新零售玩家可以通过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完成对于自身以及上游产业的数字化改造,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用户的消费进行更加精准的引导,减少错误决策带来的消费风险,最终让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和改变。
我们现在看到的千人千面、各种类型的消费榜单等许多基于大数据的方式衍生而来的消费决策类的产品都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当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从资本驱动的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进入到技术驱动的精细化的发展阶段之后,新零售早已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物种存在,而是成为一个融入到产业上下游的“毛细血管”。
因此,当新零售行业的发展进入到精细化的发展阶段后,新零售并不是作为一个行业越来越独立,而是开始变化愈发包容和开放,它深入到了不同的行业当中,与不同行业建立了联系,同时,它与人们生活的不同环节同样产生了密切联系。
在这个时候,新零售已经不再仅仅只是承担的是满足人们购物的需求,而是成为人们数字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寻找新零售与新金融、新制造等“新”物种的结合与融通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强化新零售本身,最终将新零售与其他的“新”物种孤立和割裂开来。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真正决定新零售成败的并不是新零售本身,把新零售作为一个孤立个体独立起来发展,而是在于新零售与其他“新”物种的融通能力,还有彼此结合之后对于产业的深度改造与重塑以及对于人们生活改造和提升的能力。
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新零售早已不再是我们理解的那个新零售。
来源:辉常观察 孟永辉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