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走向精细化是一种必然,这是它臻于成熟的标志。
在我看来,新零售的成熟并不仅仅只是它不断强化自身,成为新零售本身,而是因为它化有形为无形,更好地与外部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新零售变得司空见惯,人们便开始熟视无睹。
或许,这是人们愈发感觉新零售的热度逐渐冷却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实,新零售已经不可阻挡地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密切联系:无论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与打通,还是S2B商业模式的开始落地、生根、发芽,甚至是与直播、社交等行业的深度融合。
总之,现在的新零售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以资本市场的热度来判断和衡量新零售本身,甚至以此来评判新零售的真假似乎多少是有些太过牵强的,客观而又理性地看待新零售本身,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的新零售俨然已经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金融、新制造一起成为新发展方式的开始。
站在产业互联网的大视角下来审视与看待新零售的发展,要比仅仅只是将新零售作为一种独立王国来看待更加实际。
同消费互联网时代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底层技术不同,产业互联网主要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为底层技术的。
互联网技术的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建构一个平台,通过去中间化的方式来提升行业的运行效率,但是,它却不去改造行业本身,仅仅只是收割资本和流量红利。
所以,当产业供求两端的信息不对等的时候,互联网模式是非常有优势的。一旦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和难题被打破,特别是在信息冗余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这种优势便会遭遇困境和挑战。
这是消费互联网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最大功能和作用并不仅仅只是在于建构一个平台,而是在于它们对于传统行业的底层元素、底层逻辑进行改造和重塑。
以这些新技术为底层技术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驱动力是依靠底层元素、底层逻辑的改造和重塑来实现的,而不是依靠简单意义上的去中间化来实现的。
只有当这些新技术完成了对于传统行业的底层元素和底层逻辑的深度改造和重塑,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算是真正完成。
从这个角度来看,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一种更加深度和彻底的存在。
作为产业互联网的一种,新零售同样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在开始阶段,新零售行业的发展可能是依靠资本的驱动来实现的,这是我们在新零售发展早期看到互联网巨头和投资机构不断用资本进行新零售布局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新零售的发展进入到精细化的发展阶段之后,它的驱动力则需要通过改造传统行业的底层元素,甚至重新建构传统行业的运行逻辑来实现。
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且一旦这个过程完成,传统意义上的行业其实是发生了本质变化的。
简单来讲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之后,我们所认识的行业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业,而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