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能够在电商红海中杀出重围,本身就是凭借社交拼团,靠“帮朋友砍一刀”这样社交裂变的方式获取新用户和销量,获得了高速增长。
从拼多多在2020年8月发布的财报中可以发现,目前,拼多多的用户数量已经甩开京东一大截,和阿里的差距已经缩减到不到3000万,达到了6.8亿。
这些被“社交拼团”充分教育的用户,也构成了拼小圈能够起步的用户基础。他们已经熟悉了拼多多的社交电商玩法,相比其他平台用户,更加乐于分享和邀请好友助力。拼小圈功能,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分享渠道。
另外,拼多多对于拼小圈给予了其他产品所没有的重视。做社交,拼多多是认真的。
这从推荐位的醒目程度就可以看出来。拼多多是目前唯一一个将入口直接放在产品首页上的“购物圈子”,其他产品的位置则往往较深。当在用户进入拼小圈和完成购物时,App还会弹窗提示用户添加拼小圈好友。
资深产品经理“然阿姨”认为,拼多多对拼小圈的不遗余力,是希望用来解决消费行为的底层问题,也就是信任问题。
相比其他购物平台,因为背负着一些销售上的“黑历史”,过去的拼多多一度被部分人当作假货、山寨的代名词。因此,“草莽”出身的拼多多,更需要用户的信任,特别是在它向“五环内”和高客单价人群进军的过程中,信任尤为重要。
社交正好是拼多多的优势,也是它获得用户信任的最好方式。正因如此,拼多多才对拼小圈全力投入,试图在社交上打开一条新路。
拼小圈也不是没有对手。最近,淘宝在内测“淘友圈”功能,功能与拼小圈比较类似。在淘宝App中“我的淘宝”页面,收到内测的用户头像下方就有“淘友圈”入口。
在拼多多的竞争压力之下,淘宝也在各方面做出相当积极的应对,加深巩固电商护城河。比如,阿里最近推出的淘宝特价版、聚划算拼团等新玩法,就重新赢回了相当多的流量。有数据显示,最近一年,阿里超过70%的新流量都来自欠发达地区。
“淘友圈”也是如此,是淘宝与拼多多直接竞争的体现。在与拼多多的对抗中,阿里也在不断学习和复制优秀的玩法和模式。相比之下,阿里拥有更为庞大的流量和用户规模,对于“拼小圈”来说,如何应对阿里的挑战,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3
社交红利,电商平台要怎么吃?
社交对电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拼多多的逆袭,京东发力“京喜”,到淘宝千方百计地制作各式各样的“火星文”商品链接以规避微信封锁,巨头们对社交和通信工具的巨大投入,足见社交对于电商平台的重要意义。
最近几年的电商平台竞争也表明,谁能吃到社交红利,谁就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抢占先机。
但拼多多这类基于普通用户社交关系网的分享模式,仍然有许多问题。
首先,由于人们的购买行为相对有限,社交圈中推荐的商品,难以完全满足人们购物的需求,且时效难以保证。因此,口耳相传的推荐式“带货”效率相对较低,恐无法为消费者提供高效靠谱的参考。
另外,用户在“拼小圈”等购物社区中创作的内容质量也参差不齐,难像小红书和什么值得买等种草平台那样,提供相对详细的购物指导,也难为有需求的商家精准引流。
“然阿姨”等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在未来,拼小圈等购物社交产品,很可能会引入MCN机构,用KOL、KOC带货种草的方式,让圈子的内容更为专业、丰富,在保持社交“底色”的同时,引入更多的优质创作者,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即便如此,“拼小圈”等社交关系网的购物圈还面临用户隐私难以保障、过度获取敏感信息等问题。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搜索淘友圈、拼小圈等平台,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关闭淘友圈、拼小圈”。它的背后,是大批失去安全感、想要关闭这一功能的用户。
当拼多多向着“五环内”进发时,不要忘记“五环内”用户对于隐私和敏感信息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五环外”的下沉用户,更不容易因为基于社交关系的推荐,为这个“圈子”买单。
摆在拼小圈们面前的,仍有一个复合型的“隐私”+“增长”难题。
来源:刺猬公社 作者: 园长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