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桎梏”难打破
另一个制约社区团购发展规模的要素是区域性限制。相较于坐标北京和上海的平台型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此次站在风口的两家社区团购公司更接近下沉市场。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兴盛优选注册地为长沙高新开发区。其前身为芙蓉兴盛,2000年开始以便利店的形式出现,2018年5月上线兴盛优选。目前,兴盛优选已基本实现湖南全域团购覆盖,其B2B快消品订货平台“阿必达”已覆盖湖南、广东、湖北等16个省80多个地级市和超200县级市。据兴盛公众号的团长招募信息显示,兴盛下一步将向湖北、江西全境深耕。
而合肥本土品牌谊品生鲜,2013年成立后也主要经营合肥和重庆两个城市,随后相继进军成都、武汉、贵阳、南京等城市。直至2018年,才以每年一个城市的速度,低调进入北京、上海、广州。
“社区团购之所以更适合小玩家,是因为其地区运营模式很难复制。地方供应链有其自身局限性,即仓储和配送覆盖范围有限。因此,在到达‘菜品从供应链直接到销售者手里’这个阶段以前,小玩家面临的竞争对手还是当地的其他小玩家。”一位分析师表示。
而且,由供应链驱动的生鲜电商行业,供应链对前端生鲜产品的品质、销售、及时性等几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方面,即便有团长进行小范围针对性推广,产品本身的品质和SKU的性价比要足够高才能出现“爆款”。因此,只有供应链中能够提供独家货源,这些团购产品才能在这些社区团购里面真正推广起来。
另一方面,社区团购当前的仓储和物流与生鲜电商的供应链发起者不同,生鲜电商由平台进行仓储和配送,社区电商则由供应商进行仓储和配送,前者由平台进行品控配送到家,后者由供应链自己把控品质,且主要是自提模式。两者在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中有显著区别。
当区域性社区团购品牌走出“本地”,向其他地区拓展,就意味着供应链会变得更加长,原来的区域模式变得难以复制。而平台型供应商由于本身可调集更广范围的供应链,在多城市拓展的过程中相对更加流程化和标准化,也更加顺畅。
“前端玩家想要流量,而非卖菜”
社区团购是个泛行业、泛品类的形态,绝非生鲜领域的独特形态。生鲜领域最先跑出来独角兽,和生鲜品类消费的高频性、复购率有很大关系。
“但社区团购并没有改变行业形态,它与现有的生鲜销售模式并存。因为其互联网化,显得很新,参与角色更灵活。现有模式中,角色关系变更最大的当属生鲜供应商,其直接参与面向消费者,并加速了生鲜销售最终形态的到来。”一位生鲜供应链领域分析人士认为。
一个有趣的案例是叮咚买菜。
2017年叮咚买菜上线前,创始人梁昌霖曾创建过一个名为“妈妈帮”的母婴社区,通过社交+熟人推荐的方式卖货。2014年,他尝试将这种模式带到主要售卖生鲜的另一个项目“叮咚小区”中。
“我曾设想,把一个社区里楼上楼下的邻居都集中在一个社区里,让他们像妈妈交流讨论育儿经验一样,去讨论宠物、购物、买菜等各种生活琐事,但事实证明我错了。”梁昌霖回忆道。
据一位叮咚买菜的员工透露,梁昌霖曾在内部沟通时表示,“我们不能只做社区团购,我们一定要往上(平台)走。”
此外,也正是由于区域性限制,主攻下沉市场的小玩家在短期内可以“活得很滋润”。但“大玩家进入的目的就不同了。如果你认为盒马做生鲜为的是赚钱,那就南辕北辙了,砸钱为的是流量。生鲜是一个能抓住女主人钱袋子的生意,是未来的‘拼多多’。”
在被问及“社区团购”的模式时,四川一位大型供应链负责人也持有类似观点,“生鲜的发展最终会走向菜品从供应链直接到用户手中,无论是现有的销售端,还是新兴的社区玩家,在我看来都只是一个阶段的产物。生鲜在最终形态的赢利模式也将变为以获取流量为主,而非‘卖菜’。”
目前,生鲜电商领域大致分为前端、中端、后端三类公司,后端更靠近供应链,前端更贴近用户。“我们在投资时更加看重后端公司,甚至会亲自投资一些产地仓,比如云南的火龙果生产园、山东的共虾藕作基地等。但对于前端公司,我们布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流量。”前述生鲜供应链投资人表示。
上述四川供应链负责人,经营四川地区菜场供应已有几十年。但最近他很是焦虑,正在寻找运营公司,计划做一个“生鲜社区货柜“项目。
“目前这种状况,整个菜场的菜价涨还是跌,基本都由我控制。但我最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平台,怎样才能吸引到流量。为什么?因为生鲜本身越来越不赚钱了。”
来源:财经涂鸦 苏打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社区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