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侯毅的说法,前置仓模式的企业最终都难逃“倒闭”命运。但是7个多月之后,以前置仓模式为核心的每日优鲜,不仅实现了盈利,而且还接连获得了融资。
这足以说明,前置仓模式并不是伪命题,起码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不是。那每日优鲜是如何做到的?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因素。首先,前置仓的投入上,远没有外界盛传的那样“烧钱”。按照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合伙人及COO孙原的说法,一个前置仓面积为100-300平不等,租金一般是店面的三分之一,装修主要是水电及冷库等基础设施,平均下来装修费用不到1000元/平米。
以此计算,建1个仓的投入为一百万元左右。相比之下,门店要选择较好的地理位置,装修也有更高的要求,投入要高很多。
其次,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方面,每日优鲜充分运用了技术的力量。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物流体系,集合了SKU智能筛选、进销存数字化管理等功能。对提升运营效率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大仓库引入设备进行商品筛选处理、包装等措施,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及商品损耗。
用较低的投入建仓,然后用技术管理优化供应链,这是每日优鲜在提供上门服务,又不因此产生额外费用的基础,也是每日优鲜能够实现盈利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优鲜当前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前置仓是生鲜电商的终解。因为以门店模式为基础的盒马鲜生,也完成了盈利模式的探索,准备以“大店+盒马mini”组合来开启新一轮市场角逐。
像每日优鲜一样准备冲击千亿级规模的,还有盒马鲜生。这意味着前置仓与门店模式的相争,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而在下半场的竞争中,每日优鲜及盒马鲜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从上游供应链入手。
决胜第一公里
事实上,经历第一阶段的洗礼之后仍然活跃的生鲜电商,都已经具备了成为巨头的实力。上半场,拼的是谁最先赚到钱;下半场,拼的是谁赚的钱最多;上半场是决胜最后一公里;下半场是决胜第一公里。
近期,盒马鲜生在加快开店速度的同时,正在数字农业领域越扎越深,不断布局产地仓,以打造全国数字化农产品流通网络。
巧合的是,每日优鲜也表示,将用3-5年的时间,挖掘、孵化、聚合一批优质供应链资源,建立80%源头直采、50%联合品牌、20%战略投资的供应链生态。
两家生鲜电商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深耕供应链,意味着上游的供应链成为了下半场竞争的高地。这意味着生鲜电商的竞争焦点从供应链的最后一公里转移到了第一公里。
这场新竞争,将决定平台的产品品质、产品品类、产品成本,考验的是平台的“内功”。这场新的竞争将会有千亿级生鲜电商平台诞生。
而到了千亿级的规模,前置仓模式和门店模式的盈利能力将会有更加直观的体现,这也将成为巨头之间相互竞争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鲜电商这一赛道上,盒马鲜生与每日优鲜的对立,也印证着阿里巴巴及腾讯的对立。
在每日优鲜的多轮融资中,腾讯一直没有缺席。而除了每日优鲜之外,腾讯投资的社区团购平台兴盛优选近期也传出融资消息,这意味着在生鲜新零售市场的竞争确实来到了关键阶段,阿里系和腾讯系又将展开一场新的角逐。
(来源:电商报 风清)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前置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