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直播带货成为了品牌市场的香饽饽。
以美妆为例,国际大牌雅诗兰黛、兰蔻、娇兰早已“放下身段”迎合市场。国内新锐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记、赫丽尔斯则排兵布阵,加入了黑马阵列。在市场风口的托举下,直播间不断创造着数据神话,也吸引了一批批入场的新商家。
和所有风口行业一样,除了掌声,直播行业也迎来了质疑声。小榜君见证了出圈的优秀案例,也耳闻过不少“血泪教训”。为了加以警戒,我们在一周前向从业者们收集经历过的“踩坑事件”。
直播带货风口下,到底是数据疯涨还是一片狼籍?新品牌商家小林于五月初正式入场。囤货、投放、合作...他花了100多万,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o1
我叫小林,90后,是一位二代创业者。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是做牛肉产品代加工生意的。品牌负责下单,我们负责生产,这事儿我父亲干了二十多年。在他看来,代加工是一个持续维稳的生意。
但我不这么想...我们有多年积累的牛肉供应链和工厂生产线,为什么不突破做自己的品牌?有了这个想法后,去年我和团队就开始研发产品。
作为第一次接触消费市场的小白商家,我很忐忑。市场上,牛排、牛肉干的巨头已经形成,几乎不可能撼动。做了一段时间调研后,我决定从细分领域切入,做一款肉量实在的牛肉面,取名“碗儿满”。牛肉面的客单价比牛排低,市场竞品少,牛肉量对消费者也极具视觉冲击性。
今年年初,团队正式把产品推向了市场。
接触直播带货的由头很简单,它太火了!一开始,我想用图文和短视频的方式,在内容平台、社交平台上做营销推广。疫情期间,直播带货像井喷一样发酵,到处都在谈与之相关的信息。我还观察到,一个原先做螺蛳粉代加工的工厂,通过直播带货迅速带火了自己的品牌。
螺蛳粉可以,牛肉面也行!2020年5月,团队按奈不住,决定试一试。
第一道拦路虎,来自家人,“哪有这么简单,动动嘴巴就能卖出去东西?”我的父亲并不看好。凭心而论,我们最初的确有些盲目自信了。一开始想法非常天真,就是广撒网。投20个直播账号,一个账号卖100份,再不济卖50份,一个月下来也有个上千单。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o2
不说消费市场多复杂,直播电商就直接给我浇了一盆冷水。5月份,团队一边线上联系机构,填报选品信息;我一边线下全国各地飞,找愿意碰头合作的MCN。
线下跑也是有原因的。一,我们是新品牌,大家根本不认识,拿着产品去现场比较有诚意。二,团队做生产出身,对市场了解很少,线上交流担心被骗。
事实证明,线下的坑根本不比线上少,我经历了一个极其魔幻的5月,出差两次,近半个月时间。石家庄、珠海、广州、杭州、重庆、成都...最多的一天我换了三个城市。
我老家是北方的,可供选择的MCN机构寥寥无几。第一站,我找到了本地的一家公司。接待的人非常热情,介绍产品的时也聊得很顺畅。
“像一些行业大咖,薇x、李X琦、辛x...都和我们都有合作,实力你们不用太担心。”我一听有些懵,试探性问:“这些头部主播选品不是都很严格吗?“其他公司的确递不进去,但我们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回答完对方话锋一转:“当然前提是你得先成为我们公司的会员,高级会员一年年费10万元。”
当时我八九不离十,判断不靠谱。据他们说,高级会员除了有去头部主播直播间的快速通道,还提供一些直播服务。去的时候,公司里的确有不少女生在直播。我留意了下她们的直播间,几乎没有观众,更不用说带货了。“都是新培养的主播,品牌曝光率也会跟着主播成长同步上升”,对方解释。
我清楚,去TOP主播的直播间没有那么简单。即便交了会员费,他们之后也会找“主播觉得你的品不够好”、“包装还需要精进下”等说辞,搪塞你为什么没能进。
但即便是这么漏洞百出的话术,很多商家也并不能看清。不少人还是愿意自掏腰包10万,去填补对直播的一厢情愿。
传统商家对直播市场是迷茫的,特别是年龄层偏大的制造业商家。大家知道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好,也没有前车之鉴去了解有哪儿不好。这些机构正是利用其中的信息差,来忽悠赚钱。
o3
第一周,我大大小小见了约15家机构。和5家达成合作,支出金额从2000元~2万元不等。但带货量,差强人意。
我还记得产品第一次上直播间时,我和朋友们正好在外面吃火锅。合作机构发了一条直播间链接,我兴奋得打开给大家看。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直播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