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集团助理总裁兼华东公司总经理刘宗仁透露,对物美这样有大量生活日用品、必需品的大型超市而言,疫情期间为了配合消费券吸引客流,许多商品的价格已经低于能够实现盈利的成本线,是在保民生的考虑下赔本售卖,这样的经营显然是不能长久的。
类似的,原本利润微薄的线下小店,本身的商品议价能力就弱,以提高成本的方式补贴流量并非长久之计。
余淼举例,“你买了38元的水果,现在有政府发的消费券,我们就会说你买40元可以减10元,这样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多水果,我们卖出了更多产品,但如果变成我们来减这个10元,我卖一单的利润都不够这10元,只能是越卖越亏。”
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习惯了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商品,无力进行补贴的商家就可能被抛弃;商家为了减少亏损,以先提价再促销的方式进行销售;邻近的商家可能出现恶性价格竞争……类似的诸多衍生问题,同样值得探讨。
要协调好小微商家利益,尽量实现消费券的利、减少消费券的弊,一些观点认为,政府依旧要在其中做好常态化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表示,接下来,消费券的发放要注意发放对象,体现公平正义,发放种类要体现细分多样,此外,还需要充足的筹措渠道,政府、企业、商家要共同出力。
平台新入口
对支付平台而言,消费券带来的机遇是历史性的。
疫情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小微商户通过消费券,连接到了头部支付平台。支付宝及腾讯提供的数据显示,有超过100个城市通过支付宝发放了消费券,超过50个地区通过微信平台发放了消费券,两者发放及将发放的消费券总额度均超过100亿。
支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四月下旬至今,每周平均有100万个体户、夫妻店在支付宝申请收钱码,以此计算,两大发放金额接近的平台新增小微商户数超过千万家。
这意味着,超过千万级别的小微商家,为了实现消费券的核销,接入了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后台消费券支付系统。
不到两个月时间,接入超过千万家小微商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易观报告《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专题分析2019》数据显示,2018年,接入第三方支付的联网商户为2650万,其中,接入商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经济发达省份。
消费券以横扫之势代替支付平台完成了一直在进行的线下入口下沉。
2016年开始的共享单车大战,在阿里及腾讯近百亿的总投资下,最终演变成了争夺线下支付的烧钱大战。以百亿投资砸出的线下入口,流量有多大?《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19)》显示,共享单车的日均单为4700万单,这意味着,新加入支付平台的千万家小微商家,每日只需要有5单网络支付订单,就能轻松超过共享单车带来的流量。
从C端来看,消费券和健康码的普及,极大地拓展了支付平台的使用人群。支付宝方面表示,一些银发族、乃至下沉市场群体也开始接触到移动互联网、支付宝,关于消费券的数据统计显示,核销使用群体中老年居多,老年人和下沉区域曾被视作移动互联网生活的“盲区”,而经过健康码、消费券这两场用户教育,这类群体越来越多开始学会使用支付宝,也为数字生活消弭了年龄和区域鸿沟。
更重要的是,消费券的蔓延趋势仍未结束,下一步,如何将更多原本几乎没有数字化基础的地区、群众纳入消费券的覆盖范围,是不少两会代表及委员的新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肖钢、周延礼、屠光绍、白重恩等均表示,消费券在下一阶段应加大其覆盖力度,针对数字化新基建薄弱的地区进行重点发放、定向帮扶,促进中小城市小店的数字化新基建转型升级。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将数字能力不够的人群、个体户和乡村称为“数字困难户”,在消费券已经拓展至全国170多个城市地区的如今,仍有大量数字困难户未能享受到这一政府补贴的红利。
借助地方政府的统筹以及消费券的大势,支付平台啃下这块硬骨头的难度大大降低,原本被视为“盲区”的区域和人群,将不可逆地加入到数字支付的队伍中来。
可以说,下一阶段,抢占消费券就是抢占下沉支付市场,支付平台巨头之间的无形硝烟已经升起。
得益于先发优势以及商家支持能力,支付宝目前在消费券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蚂蚁集团CEO胡晓明表示,“支付宝正在积极寻求帮助更多省份、更多群体、更多经营者恢复经营恢复生产,会把消费券作为长期的工作,去推动中国消费的复苏、经济的增长。我们也在考虑,希望把中国数字经济包括消费券的做法分享到亚洲其他地区。”
微信支付则在加快步伐,司晓表示,各地方政府应该考虑通过多平台发放消费券,而不是通过单一平台发放,以满足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实现对消费券核销率的提高。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消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