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智叔写了篇文章,讲中国电商未来会朝四大方向发展,也就是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
今天智叔来和大家详聊下农村电商。
提起下沉市场,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拼多多,然后是阿里和京东对拼多多的围剿。但当我们把视线放宽,从下沉市场放到更接地气的农村市场,这里面的机会其实远超想象。
1
工业品下沉,比价格更关键的是性价比
比起五环外的下沉人群,农民要更加务实。那些对一线“中产阶级”有效的套路,在农民这里完全起不了作用。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跟农民做生意,完全赚不到钱。
但是在村、镇、县这一市场,直接连接起了全国97%以上的土地、相当于三个美国总人口数的10亿消费群体。
和一线城市不同,这里的家庭虽然收入不高,但是普遍不背房贷,有钱买车,不管它是摩托车还是五菱宏光。
在吃住都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他们能用于消费的收入,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关键在于如何挖掘,母婴、孩子、教育当然是最舍得花钱的点。
值得注意的是,受拼多多影响,很多人都以为农村人就爱便宜货。事实上,只谈价格不谈性价比,在农村市场绝对行不通。
这里是一个绝对的熟人社会,东西好不好,靠的不是电商平台上的陌生人评论,而是张大姐和李大妈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
除了看重性价比的日用品,随着农村消费升级,家电家居等耐用品也将在农村迎来空前的机会。
值得留意的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农村市场的家电乃至手机价格,通常是比一二线城市更贵的。一部售价不过800元的红米,在县城手机城,可以加价200-300元卖出去。
归根结底,一个是由于信息闭塞,一个是经销商链条太长,到农村市场,售价已经基本不受品牌方控制。
如今全国有超过66万个村庄,4万多个乡镇,2000多个县城。
如何在县城建立品牌仓库和销售中心,向下拓展乡镇级别的维修服务网点,是耐用品巨头们发展农村电商的前提。
2
农产品上行,规模化是核心
相较于向农民卖货,帮农民赚钱显然是一门更性感的生意。
过去的四十多年里,第二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飞速发展,劳动力全面进城,农村不断萎缩。
到2020这个时间节点,潮流该倒回来灌溉农业了。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随着青壮年不断逃离,如今农村已经没多少人种地了。
这是一笔很简单的账目:种植水稻,以最高产量亩产1000斤计算,半年收获也不过1500元,这还没刨除种子、肥料、人工成本。反之进城打工,1个月的工资就绝对能超过这个数。
有统计显示,如今有的村庄撂荒率已经超过90%。
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发展根基;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产品的供需矛盾,正在倒逼农业尽快走向规模化生产。在国家层面,政府也一直力促农业用地进行产权改革。如今,农民已经可以把土地承包给经营大户。
值得留意的是,最近几年房产巨头纷纷转型,拓展养猪、农业、养老以及旅游等新业务。当楼市暴利年代终于结束,他们的下一步,有极大概率就是涉足农业用地经营。
当然了,搞农业不是房地产商的专长,这其中必然会诞生全新的农业巨头,其体量,绝对不会低于如今的房产商和互联网明星企业。而当下,这一市场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农村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