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全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新型冠状病毒上。
借鉴人类历史上抗击传染病的经验,“隔离”被视为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走亲访友、商场购物、公园散步等一系列社会活动被按下“暂停键”,从一二线城市到五六线乡村,纷纷进入了“居家模式”。
然而在新型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仍在持续增长下,每一次面对面接触都增加了被传染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选择尽可能多的压缩社会活动,终归需要应对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感受无外乎:在新型肺炎的威胁下,我们从未如此强烈的需要无人配送服务。
挡在门外的小哥们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规律,每当有重大事件影响了社会基本运转模式后,总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应激反应。
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已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旅游、航空、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不可避免的被波及,外卖、电商、医药、在线娱乐等需求则被进一步刺激,经济结构在短时间内出现了“畸变”。
事实也是如此。
按照七麦数据移动指数的报告,今年春节期间多款视频、社交、游戏类产品排名大幅上升。在新型肺炎疫情的作用下,线下娱乐的匮乏促使用户消费进一步转入线上,用户时间被重新分配。
同时苏宁小店披露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苏鲜生线上蔬菜、水果的单日订单同比增长了200%,苏宁小店菜场线上订单环比增长245%。原本的线下购物需求被转移到线下,春节期间的外卖需求不减反增。
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不同于2003年计算机的刚刚普及,互联网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深度渗透,电商、外卖等行业在2020年的高度成熟,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也早已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
只是在疫情的持续发酵下,不少小区采取了禁止外来人员出入的封闭式管理,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们被挡在了小区门外。与之对应的,美团、阿里等先后开通了“无接触配送”,即配送员和用户约定将商品放到物业中心、公司前台、门卫值班室等指定位置,减少配送员与用户的直接接触。
然而从个人体验来看,“无接触配送”不失为可行的妥协方案,却也存在种种不足。比如一些品牌的快递小哥被物业拦在小区门外,被迫在小区门口挨个打电话通知取件,五六年前取快递的一幕再次还原;用户需要戴着口罩跑到物业或门卫处取件,牺牲了便利性的同时,并未彻底消除面对面接触的风险。
归根结底,一场新型肺炎疫情暴露了物流配送末端所存在的问题:诸如自动存取系统、自动拣货货架、自动化输送设备已经在仓储物流体系中广泛应用,可在最后一公里上照旧无法摆脱对人力的依赖,尽管智能快递柜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快递员的部分工作,最后三百米的末梢环节还是科技尚未染指的空白地带。
借用苏宁金融研究院的预测,新型肺炎可能是无人配送加速发展的契机。
无人配送的突击考
事实上,无人配送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早在2013年的时候,亚马逊就提出了无人机送货计划,2016年Prime Air无人机就送出了第一笔订单,2019年亚马逊又对外展示了无人配送车Scout,普通用户享受到无人配送服务的时间点似乎已经不再遥远。
不只是亚马逊,国内的互联网巨头、独角兽和创业者也打起了无人配送的主意。
美团、京东等先后开始了无人配送产品的测试运营,智行者、新石器等推出了配送机器人以取代部分人力,在实际落地应用层面,也有优地科技在深圳NEO大厦和北京华润置地的案例,让服务机器人为业主们送报纸、快递和外卖…….
综合权威媒体的报道来看,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战中,无人配送机器人并非没有存在感:
比如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了两台集成无人驾驶技术的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避开障碍物、自主充电等功能,在医院中承担送药、送餐、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降低了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着类似的尝试,机器人从病毒洁净区承载餐食或物资出发,自动前往各个隔离区房间进行配送,试图通过机器人自动化免接触配送的方式,阻断“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链条,减少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从中不难读出有价值的信息点:机器人已经可以在特定场景中胜任无人配送工作,包括搭乘电梯、自动避障、自主开关门等操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护人员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接触的频率。然而目前仍局限于个别医院的小规模部署,需要复杂的方案制定、地图绘制、运行测试、技术培训等工作,尚未形成大规模落地的土壤。
如果将无人配送在这场疫情中的表现比作一次“突击考”的话,显然没有给出满分的答卷,却也出现了一些利好的连锁反应: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无人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