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仓或许是当前生鲜电商的最优解。
通过把生鲜购买搬到线上,把商品放进密度集中的线下仓库,前置仓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拥有简单方便的购物体验,还能获得更便宜的生鲜水果。
前置仓突破了过去菜市场、超市、社区零售店在租金、人工、损耗等多方面的限制。但这种模式的成立,建立在产品能够足够准确地让商品匹配到人群需求,订单密度覆盖成本,且不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条件上。
但这一度被认为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少数几家公司例外,而从一开始就采用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是其中的佼佼者。
每日优鲜近期公开的UE模型显示,它目前在成熟区域已有10% 的经营正现金流,未来12个月会在全国主要城市跑通盈利模型,成熟区域会实现盈利。此外,核心用户一个月会在每日优鲜进行6.5次购物,平均每次花90多块钱,买走9件以上的商品,单仓可以达到过去将近2000平的社区超市的年销售额。
为什么在新老对手的商业厮杀中,每日优鲜能把前置仓的经营效益最大化?
以下是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在GeekPark IF X上的演讲实录(经极客公园编辑整理):
大概在1个月之前,张鹏跟我说每日优鲜做了这样一个价值链最长、商业模式可能最复杂的行业,背后究竟有什么思考?能不能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把我们过去5年解决社区零售连锁化、在线化的方法,做一次解构。
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所以今天也做了一个小的准备来跟大家分享。
在生鲜这个领域,首先,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传统行业——社区零售。而在这个赛道里,最难解决的就是大规模分布式的连锁。
因为今天中国的社区便利业态,还没有对高线城市的全面覆盖,很多城市中夫妻老婆店仍然是社区零售的主流。
这种传统的业态要解决连锁问题,必须依靠大规模的人员管理。尤其在生鲜这个品类,损耗、备货、选品、定价,每一件看起来都很非标,连锁化就更难了。
每日优鲜这些年在做的事情,就是破除这些难题。有什么难题呢?
成本是生鲜零售背后真正困扰创业者的问题,因此每日优鲜在做商业模型设计的时候也把它当作重要的问题在考虑。
但一开始我们想的并不是怎么节省成本,而是用户究竟要什么。在我奶奶那一代,他们去买菜都去菜市场。这会给她什么样的体验?非常丰富的选择,这很好。
但麻烦的是,我奶奶每年要往返菜市场将近200次,早晨坐着公交车去,大概3-5站,这才能够到菜市场完成购物。另外,去过菜市场的都知道,它的环境很难说干净,食品还不一定安全,价格也不透明。
所以菜市场给了人们丰富的选择,但是在优质价格和方便这三个要素上,并没有占据人心。这带来什么改变呢?
菜市场促进了更专业的超市的出现。
超市做了什么?它把菜市场可能多达7000款的单品收敛了一下,只做1000款生鲜。所以中国比较大的生鲜超市,生鲜的SKU数量基本都在1000款左右。
另外,超市通过做好商品的组合销售,能让用户一次买更高的客单价,也通过组织采购和更高的运营效率,产生更低的成本,形成更低的毛利依赖,这让用户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商品。
所以超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便宜、品类丰富的问题,但是你看它仍然没有解决方便这个问题。
在10年前,我们在购买生鲜的时候,基本上是方便不便宜、便宜不方便。在过去5到10年中,社区连锁在快速出现,水果品类店、卖菜品类店、肉铺都开始出现连锁。
这些精品连锁进一步解决了方便的问题,将供应链推进了用户的身边,也解决了优质的问题,让用户买到了更好的商品。
但是,大家肯定都知道,受限于社区门店的大小和位置,它们有着极高的房租成本、极低的人效。两个要素共同作用之后,对于消费者来说,买生鲜的确方便了,但代价是更贵,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网上有一个特别热的话题说,现在买水果变成了一件奢侈品。
这两年又出现了大量O2O到家,它们通过把社区店、社区连锁的商品送到用户家里,来进一步解决方便的问题。
但是这样简单的连接需要让用户额外付出将近5元的配送费,5元的配送费对于一个单品类零售订单来说,基本上是10个点的溢价,这样的话虽然更方便但是更贵了。
所以,基于生鲜零售这些历史业态的演进和对它们优缺点的总结,我们就希望设计一个业态,给用户提供既方便又便宜,还买到自营供应链的优质生鲜,同时丰富度不亚于超市的体验。怎么做呢?答案是「仓」业态。
在经过5年的发展后,每日优鲜现在在20个城市有1500个分布于社区周围1-3公里的微型仓库,我们管它叫「前置仓」。
这个前置仓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能解决我们上面说的那些业态的痛点呢?
首先,这些前置仓都是我们租赁的社区底商的偏僻物业,进行深度改造,里面标配了冷藏、冷冻、常温、复热等多个温区,让用户能在身边有一个自己的云冰箱。
同时我们通过对供应链上游进行深度直采,再经由我们在全国的9个分选中心进行标准化品控和分选,让用户吃到足够新鲜、标准的商品。
我们还可以给用户提供超市级别的丰富度。我们现在的前置仓有包括1000款生鲜在内的共3000款单品,价格能够做到跟大卖场差不多,甚至更便宜,并且方便度能够超过社区店甚至O2O。
今天我们的用户在每日优鲜买东西,平均36分钟就可以收到货。价格基本上处于大型连锁龙头超市的水平,比起本地社区零售店平均价格明显便宜10个点以上。
怎么做的呢?是贴钱贴出来的吗?还是重塑了一些东西,让这件事情变成了可能?
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在效率侧的重塑,才能够真正破这个题。
其实在为用户提供方便和便宜的产品的同时,我们把一道数学题做好了。
整个社区零售的成本结构基本可以拆成5个核心模块,其中三个最典型、最困扰线下零售的要素分别是:租金、人工和损耗。
一个线下的零售商,如果是社区业态,租金成本会占到将近10%,人工成本基本也占到将近10%,损耗成本基本上在5%-10% 之间。大卖场这样离社区更远的业态相关成本会低一些,但总体也很高。
所以,每日优鲜基于成本的考虑,就在想我有没有可能从这三件事情里省出10个点。如果能省出10个点,就可以把这10个点拿来给用户做更方便的体验,还不增加用户的购买成本。
于是我们进一步进行了解构,为什么传统零售要这么高的租金成本呢?我们发现,在传统的零售里面,房租主要解决了三件事情:
第一,获新客
第二,做复购流量的获取,也就是老客流量
第三,做交付,也就是履约
我们对这三点进行了重构。
前两点就是获客。我们认为用互联网的方式是可以把复购流量这个占成本最高的要素摒弃掉的。现在,依靠大的互联网主流平台,在用户拥有良好留存的情况下,能够做到长期复购成本在2个点以内的,这是互联网流量的优势。
第二个是履约,如果我们能够不再依赖良好位置的铺位进行履约,我们就能够把履约的房租大幅度地往下压。
今天我们1500个前置仓,都没有选择过去大家所说的优质铺位,全部在偏僻地址。但我们把货品送到消费者家里,这一套线上购买、线下履约的设施,所付出的房租成本在一天2块钱左右。
另外,这些相对偏僻的仓的房租成本很低、产出却很高。现在,我们的前置仓每一平米又能实现超市这样业态3-5倍的日坪效,就能够有效地把房租费用率压到一个点以内。
总的来说,这一段成本创新,让我们相对社区店拥有了将近9个点的成本优势。这让我们能够把这9个点进一步拿过来,一部分做获客、一部分做用户体验,免费配送到家。
除了房租,线下社区零售的另一段重要成本还有人工。今天线下开一个社区水果单品类连锁店,需要标配6个人。这6个人一年经销的生意额,基本上是在250-350万之间,一个人对应的年销售只有40万。但一个人一年至少是5万块钱的薪水,简单计算一下你会发现占比就在10个点以上了。
人工成本已经非常困扰线下的传统生鲜零售商了,那怎么把这块成本占比降低呢?
大家想一下,店员们主要在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看了一下生鲜零售确实复杂,他们要解决选品、理货、上架、定价、促销、备货和现场的损耗管理,好像的确需要最多的人。
这些事情,理出来分为两类:
第一,依赖人去做运营管理的,我们叫经营型业务,这块业务其实可以标准化。
第二,依赖人在现场作业的,我们叫现场的作业型业务,这些业务很难通过系统来取代。
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每日优鲜今天有能力,把人工里所有的经营型业务,都用系统、AI取代掉,就可以大规模地省出这里面用于经营部分的人工成本。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前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