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对决
无论是最先引发补贴大战的拼多多,亦或是被动参战的京东,虽然都有豪言壮语,但内心也都知道一味的砸钱并非一个电商平台的常规模式,因此价格战开打不难,如何收场却是个难题——不过现在随着阿里聚划算加入战团,这一切已经很难停下来了。
这是战略对决。谁中途退却,谁就出局。
对于拼多多来说,这一仗不能输。
因为下沉市场是拼多多发迹的所在,是老家。在老家打仗打输了,那就再无退路。
当然,拼多多也知道自己起家的法宝是讲求极限低价的大路货、山寨货,所以目的也很明确,通过补贴实现品牌向上,至少要达到不被人调侃“拼夕夕”的水准,以便在电商行业登堂入室,从而洗白自己。
直白一些,拼多多就是在花钱买信誉,买流量。
但第一场遭遇战就是和京东硬刚。
从体量上,京东位列第二,而且一直以“正品”的定位立足,当然也是拼多多品牌向上的首要目标,所以一场PK在所难免。
对于京东来说,相当于凭空蹿出来一个强大的对手。因为自身定位的关系,京东很难通过不计成本的极限低价模式去死磕拼多多的地盘,因为那会丢失品牌印象分,所以当拼多多发动价格战时,注定这场战斗将会在京东的主力品牌区间展开。
这就很难占到便宜了。
因为战火在京东的地盘上,而且对手又是抱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心态大肆攻击,京东即便反击得胜,又能追到哪里?难道能追到拼多多的老家,也开始用山寨货去对攻?
难就难在,又不能不跟。
所以京东在一种被动的态势下,也开始“百亿补贴”,因为无论如何不能丢掉自己的基本盘,如果这些用户都去玩拼多多并“安全上岸”,久而久之养成习惯的话,京东就将陷入双线作战的窘境。
牌最多的是聚划算。
因为背靠阿里,不缺流量,还有帮手,进可攻退可守。
前两年,聚划算还是天猫的营销工具,在下沉市场着墨不多。然而,随着拼多多获取了一批新触网的下沉市场消费者,淘系依托聚划算很快完成了对这些新用户的转化。现在,拼多多的用户超过80%都是淘宝天猫的用户,而后者有着比拼多多强得多的品牌心智,这是阿里的行业地位决定的。
拼多多和京东已经打了几个回合,互有折损之后都难掩疲态。聚划算百亿补贴的入局,无疑是剑指这场竞争的终结。
对于阿里来说,这也是体系内的业务优化带来的竞争力的升级,就是要构筑新的行业护城河。
回归到价格战的原点,对于阿里来说尤其不陌生——电商的低价薄利模式,正是阿里为消费者带来的价值观。
补贴大战
但无论如何,补贴大战总是为人们喜闻乐见。
比如共享经济的补贴大战,成了一种现象,虽然有所退潮,但行业完成了重构。
下沉市场的这场战争也因聚划算的加入,而骤然升级。
这就是三国杀。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聚划算显然更加接近于拥有中原核心腹地的曹魏。
无论是用户规模,平台实力,还是用户心智,几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规模方面,聚划算百亿补贴覆盖的超过7亿的淘宝系用户,这会产生扩散效应——即便是没有参加活动的商户,也可能因为流量的飙升而推出活动,甚至直接参加活动,直接放大了百亿补贴的实际效力。最新的数字是,聚划算的百亿补贴上线不到20小时,访问量就突破了100万人,这个数字只会越滚越大,消费者强心智的建立,反过来会让平台对品牌有更大吸引力。
淘宝天猫的实力方面无需多说。阿里拥有极为成熟的运营模式,包括盈利模式,有充沛的现金流支撑百亿补贴。
相比之下,拼多多还处在“买流量”的阶段,这甚至是互联网早期的打法。而且在资本市场挂牌之后,烧钱补贴的模式正在不断受到投资者的质疑,尤其是目前拼多多还处于亏损状态,这注定了其补贴模式难以为继。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拼多多的成名玩法——“砍价”,因为依赖于第三方的分享链接,也存在着在流量方面被“卡脖子”的巨大风险。
在用户心智方面,在拼多多买到物品被称为“成功上岸”,意味着稀薄的用户黏性,用户甚至有逃离的心态,这对拼多多来说将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硬伤。
但是对于聚划算来说,则拥有天然优势。
在阿里的序列中,聚划算扮演的就是品牌下沉的角色,背后则是淘宝天猫提供的巨大支持,也是用户的第一选择——这就是用户心智带来的竞争优势。
但说到最后,这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两场补贴大战就能分出胜负的小规模冲突。
因为三家都是上市公司,融资能力超强。
这意味着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补贴大战并不缺乏弹药——对三家来说都是如此。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聚划算的参战,改变了这场战争的分布和走势。
百亿补贴是一个数字,甚至只是一个开始。
(来源:正和岛 唐汉)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聚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