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咬牙做下去?有创业者表示,生鲜电商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情况是不饱和的,除了几家较大的品牌之外,中小型品牌做起来的还很少,市场上还有足够大的空间去发展。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500亿元,这么大的市场中,尽管入局者的模式从最初的垂直电商,一路迭代至到家模式、到店模式、社区团购、菜店代运营,但至今未能跑出一家独大的品牌。
“因为生鲜这个赛道的特点是每一个单品的特殊性比较大,由于果蔬含水量比较高导致其存放周期比较短,商品的存放难度比较大,导致这个市场很难标准化,产品、物流流转难标准化,最终导致行业的触达和交易难标准化。而标准化是规模化的前提,如果没有标准就很难走向规模化,资金的推动也就起不了绝对性的作用。”杨歌补充道。
历经近十年的沉浮,这个行业也来到了发展的重要节点,主要沉淀下来三个模式: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到家模式,以生鲜传奇、谊品生鲜为代表的到店模式,以及去年开始大火,又以合并惨淡收场的社区团购。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模式,叫“菜店代运营”。
行业分析师伊奕对此分析道:“初期进入的店家一定是机会更多的,但是随着后期的竞争激烈,品牌维护费会增高,营销费用也会增高,最后结果就是,不是消费者高价购买,就是店家利润变少。而生鲜利润本来也不大,产品还是那些产品,本质上更好的产品源头在原产地,而不是最后一个环节包装好。时间久了,消费者会直观做出判断,所以建议垂直化自己的菜品来建造品牌,少而精大于多而杂。”
关于如何突围未来市场,张奡认为“生鲜市场不是高科技行业,但是它也可以有壁垒,壁垒就是长期打造出的护城河,即便别人有钱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
在他看来未来生鲜行业有以下三种壁垒。
第一种,控制原产地,通过控股或者签约等其他方法把控住原产地资源。
第二种,以基础设施为壁垒,包括不限于物流配送,核心地段的仓店等。
第三种,先进的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打造一个适合生鲜市场的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解决运营中的问题和账的问题刻不容缓,通过现代化管理减轻没必要的成本,让效率最大化是企业和作坊最大的区别。”
生鲜市场的商业模式易被模仿,但无论是到店还是到家,业态都是表象,最终还是会回到解决如何挣钱盈利的本质问题上。就像喻华峰在内部信中语重心长的话:“生鲜只有回归生意本质,形成持续的自我生存能力才能活下去;烧钱可以烧出短期的规模,但烧不出长远的未来。”
(来源:氢元子 李清远)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生鲜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