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概念,正是对网络商业房地产模式的最终总结。所谓新零售,是为了在现有渠道中继续提高销售效率,其核心,是不断提升帮助商家卖货的能力,继而获得更高租金。
但在“新零售”的概念提出后,黄若在书中别有深意地提出了一个看法:阿里巴巴并未像腾讯一样,通过持续创造游戏来创造新的需求和GDP。
因此,传统电商迄今为止的故事,是建筑了一间巨大的网络商城,依靠收品牌商的租金,就实现了巨大的利润。
新消费与新零售的交锋刚刚开始
第十一次双十一,零售行业站上了转变的十字路口。
两个月前,今年的双十一已经流露出一些不安的迹象。9月2日,网上有品牌商传出一张阿里巴巴今年双十一的招商ppt截图。截图显示,双十一将主要栏位颇具房地产特色地分为了海景房和“一环到五环”,其中聚划算海景房的位置已经达到了2288万元。这一价格,已经与三亚边上的豪华海景别墅达到同一级别。
在传统的道路上前进十年后,维持一种路径依赖已经成为双十一的包袱。一个月后,天猫的双十一促销玩法公布,比起往届玩法更多更复杂,自然,也更容易招来反感。
一边是消费者的抱怨,另一边,“海景房”的房价和阿里妈妈宣布将对报名商品征收5%的佣金,品牌商也多有不满。
双十一在传统模式下的挣扎其实早已注定。对于传统电商来说,双十一的价值是实现销售奇迹,是和商家联手卖出更多的货,证明房地产的价值。
因此,双十一作为一个节日,从根本上看就不属于消费者,而是属于平台和一小部分商家。
倘若一个节日,最初的设计就是为了商家卖出更多的货,那么这一节日本身是被架空在群众之上的。
法国人在大革命期间靠创造节日完成了宣传使命,时至今日,不管是理性节还是联盟节,都已成为过眼云烟,没有哪个节日能在不考虑群众需求的情况下便轻易融入主流认知。
今年双十一最大的变化,是新入场的选手带来了“新消费”的反思,于是,在传统电商节日的舞台上,潜藏着“新零售”和“新消费”两种理念的角力。
新电商拼多多裹挟着“新消费”入场,和更多国产新品牌在短视频、直播、社交等等领域的尝试,都是在发现、创造新需求层面做了更多努力。比如,拼多多从618到双十一,只做了一件事:“降价补贴”。而短视频、潮鞋社区等内容平台也通过各类手段,对用户需求进行了深度挖掘。
从“如何卖出更多的货”转变为“如何帮消费者找到最合适的商品”,双十一的套路及其反套路之间,是零售行业对销售和流量思维的反思。
甚至在传统电商内部,也存在着新消费和新零售的悄悄角力。一个细节是,阿里巴巴今年在公开发言之中也在悄悄减少对“新零售”的提法,转而更多强调“消费者需求”。
今年的双十一生在新电商与传统电商角力的时期,生在新消费与新零售的战争前线,而其结果,也直接影响着双十一是会成为一个属于消费者的节日,还是成为阶段性的历史造物。
中国的第十一次双十一,将是观测新消费大战新零售的第一个窗口,而站在更长维度看,战争的结果,或许也将决定中国零售行业的未来格局。
来源: 微信公众号:东哥解读电商 李成东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双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