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鲜战场上,前置仓无疑是最为热门的词汇,头部玩家每日优鲜喊出的口号是All in前置仓,虽然盒马的侯毅一直不看好前置仓,但盒马“店仓一体化”也被市场看做是前置仓的改良。
不过从今年下半年起,不管是投资人还是行业内,对前置仓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
老虎基金在投资每日优鲜D轮之后,就转身投资了其他生鲜同行,而一直以来的支持者腾讯,如今对每日优鲜的态度也显得犹豫不决。
去年9月,盒马CEO侯毅与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在湖畔大学上课时,交流过前置仓的问题。在侯毅看来,每日优鲜解决不了三个问题:1、流量;2、商品丰富度;3、短保商品的损耗和新鲜度。
反观如今的前置仓,似乎都被侯毅说中了。
在华东烧钱半年换流量的结果,是徐正近期又不得不从上海回到北京再次寻求融资,难怪食行生鲜创始人张洪良忍不住开“怼”:食行生鲜仅用每日优鲜1/10的融资额就实现了其近一半的DAU(易观千帆的第三方数据显示,食行生鲜占每日优鲜日活的44%)。
言下之意,每日优鲜用烧钱堆积起来的流量,根基不稳。
每日优鲜所面临的难题,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前置仓模式的困局。无法实现自我盈利,这让曾火热一时的前置仓逐渐“失宠”,甚至有业内观点认为,前置仓模式本身,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性品类。
是时候回过头来重新反思前置仓了。
01
像送外卖一样配送生鲜
前置仓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是“快”。
很多时候,“快”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比如说用户体验。前置仓集仓储、分拣、配送于一体,每个门店都是一个中小型仓储配送中心,总部中央大仓只需对门店供货也能覆盖最后一公里,这让1小时、半小时送生鲜上门得以实现。
围绕老百姓一日三餐,前置仓选品比传统生鲜电商更亲民,主打蔬菜、水果、肉蛋禽、粮油副食等,这与早期生鲜电商看重进口高端商品的做法截然不同。
此外,与线下生鲜店、传统商超相比,规模小、无需考虑流量的前置仓,在选址、面积选择上也更为灵活,它可以被设在某个办公楼,也可以是社区,因而在租金、物业、装修等方面的成本也随之下降。
目前普遍的分法中,前置仓模式被分为自营前置仓到家和到店+到家前置仓两种,前者代表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后者有盒马鲜生、永辉生活等。
每日优鲜是前置仓最早的践行者,其无门店的模式更轻,在全国范围内复制的效率更快。截至目前,每日优鲜在全国20个城市开设了1500个前置仓。
盒马鲜生仓店一体化模式在流量上则较占优势,截至今年9月,盒马鲜生也初步完成了全国布局,在全国22个城市开设了171家门店。
前置仓模式大大缩短了生鲜配送的时间,人们想当然地以为,生鲜可以像送外卖一样即时到家。但是在“快”的背后,平台整体的运营效率却并没有获得提高,反而大大增加了配送成本。
02
只“快”不“好”的难题
由于在用户群体、成本结构,以及对即时性需求的差异,将生鲜当作外卖送的做法,至少目前来看是并不成功的——盒马和每日优鲜都严重亏损。对生鲜而言,前置仓模式下的“生鲜外卖”仅仅实现了“快”,还远远不够“好”。
一方面,虽然前置仓标榜全品类,要满足消费者一日三餐的日常需求,但从现有前置仓模式的平台来看,前置仓离全品类还有很大距离。
以每日优鲜为例,2019年以前,每日优鲜前置仓仓库面积基本都在100㎡以下,SKU数在2016年只有约300个,2017年约800个,2018年约1000多个。受面积和选品限制,每日优鲜前置仓没有设置更多承载毛利的商品,生鲜流量无法转化。
直到2019年,每日优鲜才反应过来自身品类和空间上的不足,逐步开始升级2.0版本仓库,将SKU提升至3000个,但此时已经丧失了先发优势。如何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对生鲜的差异化需求,对仓储面积有限的前置仓来说是个挑战。
另一方面,前置仓一味追求的快速到家为平台带来了高昂的配送成本,尤其对于开拓初期订单密度不够的新仓来说。理想的情况是,与商超相比,一个成熟的前置仓在租金、运营成本方面节省下来的费用,能够置换到家服务的配送成本。
可现实情况却明显要复杂地多:
其一,失去门店引流的前置仓不得不花费大额费用补贴用户,以此来获取新客或刺激老用户复购。大额补贴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因为补贴一旦停止,没有流量的前置仓光是每天在人员工资、租金、损耗等方面的固定成本,就很难与其销售额持平。
其二,前置仓模式下,生鲜损耗依然存在。中央仓到前置仓,前置仓再到家,这一环节增加了生鲜搬运次数,增加了损耗;订单的不确定性导致损耗的不确定性,缺货有损耗,补货剩余还得产生损耗,尤其是对于生鲜和肉蛋禽等短保商品来说。
前置仓模式的“难”,体现在资本端是不断快速烧钱—融钱—再烧钱的资本循环。融资能力强大如每日优鲜,虽然平均每7、8个月就融资一次,却依然存在拖欠地方供应商贷款的情况,可见烧钱的速度远远大于其融资速度。
消费端也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平台的盈利压力,继每日优鲜之后,从9月份开始,叮咚、盒马也陆续开始上调配送门槛,或第二单收取配送费,或上调配送金额,以提高客单价,减轻运营压力。可对于习惯了补贴且还有其他选择的用户来说,对这种变相涨价的接受度到底有多少还不太好讲。
03
前置仓是否是过渡性品类?
从根源上来看,生鲜零售一直在拼命解决运营效率问题,很明显只答对了一半题目的前置仓并不是最好的答案。
进一步来看,想要对标菜市场的前置仓模式,实际上在全品类、高效率、价格、体验等方面还与菜市场有着不小的差距。
有业内声音认为,从深层次的角度分析,前置仓很有可能并不是新品类,而仅仅是过渡性品类。侯毅自己今年也强调,从盈利模式上来说,前置仓不可能自己盈利,它只是一个过渡性方案。
什么是过渡性品类?比如介于邮件和电子邮件之间的传真。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前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