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普遍更愿意在线上表达观点,“百度知道”主力用户大多是独身人士。
这是一场关于维度的智慧开发。“百度知道”的数据维度很多,一般维度涉及食物的做法、吃法、成分、价格,隐含维度包括提问者或回答者的个人信息、用手机or电脑、用什么浏览器等等。这样,可以综合提炼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的人的饮食习惯。
如果结合每个人使用的手机品牌和型号,分析他们的收入,甚至可以得到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的饮食习惯。
大量微粒人的孤乐主义,将使各种隐形的数据维度显性化,再将原来看上去没关系的维度联系起来,对数据持续挖掘、加工、整理,将给消费市场提供有力的导航。
那些比较好的APP平台,总能在恰当时候、恰当消费品类上,给你恰当福利,隐隐给你一种“被关注的快感”“被读懂的快感”,这种无形的、细腻的情感营销是智能商业的发展方向。
由上可见,“孤独经济”已使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变局更加精彩,营销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品牌,更有“被特别关照的特权感”以及“被读懂的亲近感”。
02孤独经济的引爆打法—创造社交货币
如果从品牌和营销的角度看,发掘“孤独经济”的最佳武器是社交货币。
什么是社交货币?我举个例子:
美国品牌机构有一个调查数据:在美国单身女性购买频率最高的生活物品中,剃须刀排名第四。美国商场卖掉的剃须刀80%的直接购买者都是女性。
你说,这是不是特别奇怪?女性不长胡子,为什么买剃须刀呢?
送人。
女性送给男性礼品,剃须刀很合适。价格不贵,档次也拉得开,对方肯定用得着,而且各种关系都可以送,送男朋友、送老爸、送男同事都行。这是一种特别好的社交货币?
因为有社交属性,东西就可以有额外的溢价,你要送得体面,最好一望可知值多少钱。2018年阿里的电商数据统计,从客单价来看,女性购买剃须刀比男性更舍得花钱。
我再举一个例子,最近在“90后”和“00后”的圈子里特别火的盲盒。
花59块钱,你就能买到一个小纸盒,里面装着一个可爱的人偶玩具,那种能放在办公桌上的小摆件。
但刺激的是,拆开之前,你并不知道会拿到一个玩具系列里面的哪一款,比如说是穿着泰迪熊帽子的小娃娃,还是穿着宇航员服装的小娃娃。
令人吃惊的,是其中一个59块钱的限量版娃娃,交易价格2350元,足足涨了39倍。甚至还有一个规模千万级的二级市场,专门供人炒作。为什么可以这么“疯”?
因为这是一个特别成功的社交货币,就可以这么“疯”。
盲盒营销的最精彩之处,就在于将自己打造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缺乏更精彩的话题。盲盒的玩法,不仅很容易让人上瘾,而且还特别具有“围观”性质和“经验交流”的性质。
在盲盒玩家的圈子里面,自己购买盲盒然后拆开,这只是基础玩法。
社交网络上有不少拆盲盒的视频,如果一位视频发布者运气特别好,只花了很少的代价就抽到隐藏款的娃娃,就会收获大量的点赞。而且,盲盒爱好者们还组建交流群,彼此分享又买了什么盲盒,拆到了什么样的造型。也有很认真的玩家,会在网上发布经验帖,内容就是如何根据盲盒的重量、尺寸、摇晃的手感等等这些因素来判断盒子里是什么造型,会不会是隐藏款。
那么,盲盒营销是否可以复制?我看,上述打造社交货币的套路不外乎五个步骤:
1、创造话题
美国有一个生产饮料的公司叫斯纳普,他们在饮料瓶盖里面印了一些反常识的小知识,比如“据说袋鼠可以向后跳跃”,“据报道,每个人一生中都平均要花两周的时间等红绿灯”等等。用一些新颖的、容易勾起好奇心的话题,随时作为品牌载体,供人传播。
2、嵌入聊程
想方设法将你的品牌嵌入更多人的聊天过程,以前小米、格力做得很成功,不仅卖了产品,还顺带贩卖了雷军、董明珠这些网红,现在模仿的人多了,带火了一个网红产业链。
3、场景刺激
你看啤酒品牌,贩卖各种聚会、各种体育赛事重于贩卖产品本身。很多快消品广告,就是想方设法刺激你对一些消费场景的快感。
4、纳入社群
销售火爆的盲盒,生产商泡泡玛特有一个官方统计,他们的用户中有75%都是女性,30岁以下的未婚人士接近50%。女生喜欢八卦,小红书的走红就是证明。盲盒在销量最火的时候,自己就建了一个纳米小红书,除了提供平台给大V带货,也使更多人的好奇心有更好的表达出口。
5、创造身份需求
当你为盲盒带来的小惊喜欢呼时,证明你很年轻,至少你有年轻的心,这是你的身份信号。为何电动牙刷产品再好,也难做品牌?因为太私密,别人看不见。为何苹果耳机特别容易走红?别人一眼就能看见,知道那个牌子代表了你的身份和品味。
现在,已经不能用“风口”来描述“孤独经济”,因为这是人类根深蒂固的精神状况。
“孤独经济”的各种商机一定会向周边蔓延,刺激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进化。
只有商业,才能与你的孤独产生更好的契合。
(来源:微信公众号“李檬”,作者 IMS创始人李檬)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