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点外卖了吗?
10月4日,美团点评(3690.HK)收涨2.79%,报84.7港元,再创上市新高,市值也超过4900亿港元,达4912亿港元,仅次于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
回顾一年前的2018年9月20日,美团点评登陆港交所,其IPO发行价定在每股69港元,上市首日,即报收72.65港元,涨幅5.29%。总市值一度升至约4000亿港元(约510亿美元),超越小米和京东,仅次于BAT。在超过2000亿的超级大盘股中,美团点评甚至创下7年首日涨幅最高纪录。
令人仓皇不及的是,上市仅仅4个交易日,美团点评破发。一个季度左右的时间,美团点评股价自70港元高点一路下行至40港元。与此同时,有关美团点评上市估值及核心业务的争议与质疑四起。
2019年年初开始,美团点评自40.25港元/股发力,三个季度已经录得股价翻番的表现。尤其8月初股价还在60港元关口,仅两个月时间又突破了80港元关口,且继续连创新高。
另一方面,国内券商与国外投行开始集体唱多:
国金证券给予美团点评12个月目标价升至港币85.49元,投资评级由“中性”上调至“买入”。
中信证券建议积极配置,调高目标价至90港元(原78港元),调高评级至“买入”。
华尔街巨头高盛更是给出“97.5港元”目标价。
美团点评是如何逆袭的?这真的跟吃货的力量有关……
二季度突然盈利了
就在2018年,美团点评还净亏损大约1155亿元,被公众戏谑为“亏损王”。今年一季度,美团点评亏损超过14亿元,而不久之前美团点评突然宣布盈利了。
根据美团点评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司经调整EBITDA达2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首次实现整体盈利。
美团点评二季度营收达227亿元,同比增长50.6%,环比增长18.4%,比市场预期的150.7亿的营收多出了76.3亿。当季美团点评总交易额为 1592 亿,同比增长 28.7%。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的12个月,美团点评的活跃商家数为590万,交易用户数为4.2 亿,全国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都体验过美团点评的服务。 其中,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增长至25.5笔。
费用率方面,美团点评二季度的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2018年同期的25.7%下降至 18.3%,说明它在加强经营杠杆和优化营销支出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
“本季度,美团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首次实现公司整体盈利,这得益于我们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品牌渗透率不断提升,带动多个服务品类的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美团CEO王兴表示,“我们将继续聚焦‘Food+Platform’战略,从更长期的视角,通过对战略领域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助力商家的业务增长和经营效率提升,带动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其中,餐饮外卖业务系二季度最大功臣:当季总交易金额为931亿元,同比增长36.5%。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44.2%。毛利总额为29亿元,同比增长102.8%。
对于餐饮外卖业务的增长,美团点评表示,主要原因是二季度运力较为充足且全国天气状况最为有利,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向外卖骑手支付季节性奖励金额。
缩小“新”业务+做大“吃”主线
成立9年来,美团逐步形成了到家、酒店旅游、出行、餐饮、团购、娱乐、生活服务、时尚购物等20多项业务,公众一直好奇美团的扩张边界在哪里?
对此,王兴表示,“美团没有边界”。然而,美团点评最新一季财报实际透露出:王兴在收缩新业务,至少是在新业务投入方面更加谨慎。
在此前的2018年财报中,包含美团打车、小象生鲜、摩拜单车等业务的新业务板块被认为是美团点评的最大黑洞。2019年二季度,新业务及其他收入由2018年同期的25亿元增长85.1%至46亿元,整体毛利实现4.2亿元,由负值转为正值。
对于共享单车业务,美团点评表示,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的经营亏损大幅收窄,主要归功于第二季度若干单车的使用期限已到期及不再产生任何折旧费用以及尚未大量投放新的替代单车而令折旧大幅减少。
而对于“吃”这条主线,美团点评抓得很牢。
今年7月,王兴发微博宣布,2019年7月27日,美团外卖单日完成订单数量突破3000万。
回顾此前,美团外卖于2017年3月20日宣布日订单突破1000万,彼时,距美团外卖上线已过去40个月。14个月后,2018年5月19日,美团外卖宣布日订单突破2000万单。同样在14个月后,美团外卖单日完成订单数量突破3000万。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