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探寻新零售的深坑与机会

  现在流量很贵,100个人进入商圈,20个人进店,可能10个人试过,最后有4个人购买,2个人绑卡。这没什么可说的了。旧的零售方式面临瓶颈,激发出了新零售。

  回想2016年“新零售”初被提起时,已经过去三年,这期间究竟发生什么改变,你赚到了么?

  这里,我想从一个老故事说起:多年以前,一位美国超市老板对宝洁公司说“只要架子上Pamper尿布(宝洁旗下爆款产品)一卖完,新货就到,不必每次再走订货的手续。”

  宝洁公司十分配合,甚至将两家计算机连到一起,做了一个尿布自动补充系统。

  不久,宝洁公司将这个“尿布”系统推荐给美国两大零售巨子——凯马特(Kmart)和沃尔玛(Wal-Mart)。

  沃尔玛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了这个“尿布”系统,并将更多品类连接进来,后来越做越大,渐渐成了全球零售霸主;凯马特试用一段时期以后,取消了续费,霉运来得很快,这家百货公司后来遭遇了破产,被西尔斯百货(沃尔玛之前的美国零售霸主)并购之后,2018年西尔斯也垮掉了。

  那段时期,“尿布”系统(自动化的供应链)就是新零售。

  进入电商时代,在消费场景不断重构的大背景下,现今你觉得“新零售”是什么?我简单做一点归纳:

  第一阶段

  最早提“新零售”的阿里电商认为,线上会员是新零售的核心,“要把会员变成可以运营的资产”,不同等级会员享受不同组合的“服务包”,要使用户有“特权感”。

  第二阶段

  雷军将“新零售”视作效率革命,要把电商的经验和优势发挥到实体零售中,同时将(线下)体验、(线上)价格优势做到极致。特斯拉的做法与之类似,2019开年以来,特斯拉将取消一线销售提成,逐步关闭线下门店,特斯拉电动车的所有销售,将转向用电商的手段解决实体销售的效率问题。

  第三阶段

  科技赋能零售,比如形形色色的“无人超市”吸收了大量风险投资,无人货架一度大量铺开,声势很高,但终究未能成为主流。

  第四阶段

  “红人带货”逐渐给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变量,孵化红人、产出KOL(意见领袖)很快成为主流营销策略,比如京东商城今年要投入至少10亿资源,用于孵化TOP红人,而且专门设置了“京品推荐官”。

  如此看来,新零售究竟“新”在哪里?

  无非是买家更舒服,卖家更赚钱。

  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不赚钱、不舒服?

  “新零售”有一个深坑

  有人发问,“新零售”最大的坑是什么?我说,是没有常识。

  盒马鲜生一直被视作“新零售的网红公司”,这个新零售的最主要特征集中在两点:

  一是盒马重新定义了“新鲜”,以前家里买肉、蔬菜,要买一周或者三天,现在通过盒马,可以只买当天的菜,也就不用再把多余的份量放到冰箱中保存,可以不要冰箱了。

  二是用户频繁购买,沉淀了海量用户数据,只要数据足够多,卖家可以比用户自己更了解用户。

  阿里巴巴CEO张勇在做盒马鲜生之前,定了四条刚性标准:第一,线上交易要大于线下;第二,线上每天的单店订单量要超过5000单;第三,App不需要其他流量支持,能够独立生存;第四,在冷链物流成本可控的背景下,实现30分钟送货上门。

  这非常考验运营能力,成本管控的难度特别高,至今,盒马鲜生很多的店是亏钱的。

  更重要是,盒马鲜生只能做周围3公里内的生意,范围大了,效率(承诺)难保证。

  可是,3公里范围内的用户流量是有极限的。就算这个区域的收入特别高、人口密度特别高,但用户流量、实际需求就这么大,卖东西的毛利率提升一定面临一个天花板。

  归根到底,这是赚效率、赚运营的钱。

  你的综合成本有一个警戒线,你要绷得很紧,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亏损。

  哪怕你在数据算法上、在支付技术上、在物流配送上、在建仓策略上、在创造场景上,下足了功夫。可是,物理的极限(用户流量)还是在那里,始终在那里。

  如果有竞争者(比如美团买菜)进入,区区3公里范围内的狭窄战场,局面就演变成了一场“茶壶中的战争”,价格压到骨头,最后是消费者都赚到了,卖家只能沉淀一点流量而已。

  这种新零售模式,是在“(下有)紧绷的成本警戒线”与“(上有)确定的流量极限”之间的狭窄地带艰难盈利。

  相比之下,小米公司所推动的新零售和效率革命,是有“交叉互补的产品矩阵”作为支撑,小米手机可以利润很低(净利润率不超过5%),但高毛利率的周边产品(诸如耳机、手环、充电宝等)可以进行补偿。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小米那种新零售模式怕是也难以持续。

  苹果的线下体验店,无论如何算不上新零售,这还是一家传统品牌公司,卖东西主要依赖于非常优质的产品,然后用线下店去打造更好的体验。苹果所有线下店的选址还是黄金商业区,靠人流量获客。

  可是,苹果体验店不用靠拧毛巾式的运营赚钱,因为不断升级技术体验、迭代产品、完善产品组合,苹果公司的毛利率提升是没有天花板的——除了硬件(精致的产品矩阵)赚钱,软件(数字产品和知识产权)赚钱,流量本身也是利润来源(Google每年要给苹果公司100亿美元上下的流量付费)。

  如此看来,你能说国内那些新零售公司就比苹果公司的传统零售更好吗?

  “新零售”有一个深坑,很多人像关在一个黑箱中想问题,但商业的维度并不是只有速度和效率。

  很多大家都看好的网红品牌、商业模式,或许已经逼近一个难熬的极限。

  零售本质:抢现金流量,赚金融的钱

  如同前几年的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新零售也使很多人再次重复了“风口之下,尽做蠢事”。想到的都是错的,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

  比如,新零售能解决品牌公司的成本结构问题吗?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新零售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