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多人口,6亿多网民,下沉市场这块蛋糕有多大无需多言。
前有拼多多、快手、趣头条、轻松筹等“下沉四大天王”,后有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摩拳擦掌,各行各业跟着“下乡”者更是无数。
人们容易被“天王”的速度吸引,而忽略巨头浮出水面带来的冲击。不过,最近的聚划算99划算节的爆发,让人们再也无法忽视巨头入场,对下沉市场格局的影响。
如果说拼多多、快手等前期红利受益者,凭借单点突破在下沉市场突围。那么,聚划算为代表的巨头正全面武装、重装推进,其势如火。
聚划算的速度上来了
跟很多领域的竞争一样,下沉市场也是快鱼吃慢鱼,而非是大鱼吃小鱼。拼多多能从电商巨头夹缝中崛起,靠的是速度,在巨头们还没来得及出手的时候已经成为电商一极。
但如果大鱼也成了快鱼,那么,故事可能就要改写。 如今,聚划算这条大鱼正在变成快鱼。
被阿里内部定义为与天猫双11同样量级的聚划算99划算节是其提速的最佳注解。
9月9日,划算节当天,淘系成交同比大增40%,这一数字比天猫618期间的38%还要高出2个百分点。
99划算节第一年举办,GMV就达到双11第六年的成绩,并一下次冲到了去年双11的四分之一。
与竞品相比,更能凸显聚划算的速度。9日至10日,两天时间,划算节GMV达到585亿(超过60%订单来自三线及其以下市场),与拼多多一个月的销量相当。
聚划算的速度还体现在用户增长上。2019年第一财季,阿里新增的2000万活跃用户中,超过70%来自于欠发达地区。
当人们还以为巨头们扔在摸索下沉之路的时候,阿里已经交出这份重磅成绩单。惊人的爆发速度来源于战略、团队闪电般的推进效率。
聚划算诞生的比拼多多要早,在天猫、淘宝分别忙着消费升级和社区打造的时候,聚划算下滑成为天猫、淘宝的营销平台。而伴随着下沉市场竞争的开启,聚划算重新成为阿里的战略砝码。
“重新孵化一个平台、一个品牌,内部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要重新开始做并不容易。聚划算本来就是做限时特价特卖、专注性价比的,我们为什么不把它重新拿出来?” 阿里巴巴大聚划算事业部总经理家洛曾对媒体如此表示。
执行力强大的阿里,在聚划算上再次展现效率。
家洛表示,“从2018年11月做出决策,到12月内部组织调整,设置各个业务的1号位;2019年1月,基于全新组织架构及策略开始运营,同年3月宣布与天天特卖、海抢购合并,并进行团队的细节调整。”不到半年时间,聚划算已经完成了“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并完成了一场下沉市场造节。
聚划算从一开始就定位品牌特卖,虽然没有专攻下沉市场,但其服务下沉市场的能力一直都在。加上阿里内部组织架构、人员团队的快速到位,以及集团资源的投入,99划算节一战成名就显得水到渠成。
企业成长的速度要分两种,一种是靠提前透支,过度消耗资源实现的,这种不可持续而且风险极大;一种是综合能力带来的厚积薄发,这种速度更健康更持续。聚划算显然属于后者。
速度背后的下沉力度
由于基因、禀赋的差异,电商的下沉争夺战中,各家扬长避短,走上了不同道路。
拼多多速度惊人,但供应链的瓶颈一直都在。
以人货场的理论来看,拼多多的崛起,是靠场景和人带动货,依托微信场景的社交裂变,圈住用户,再补齐货。
最初,拼多多只能靠非标准化、成本高的农产品入手。现在,又推出多多果园、新品牌计划、新工厂等一系列举措,仍在补齐供应链的短板。
与之相应,京东、苏宁不存在供应链的问题,可供给主流品牌的正品行货。
但场景和人方面相对欠缺,最主要是速度不够。京东的拼购业务一直在调整,最近还更名为京喜,说明下沉市场策略尚未最终定型,还没开始起跑。
综合看下来,聚划算的先天条件最好,而且起跑早,速度快。
背靠淘宝、天猫,在下沉市场,人、货、场都不缺。而且针对下沉市场,聚划算制定了全新的人、货、场组合,体现了商家、用户两端的下沉力度。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下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