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下游小B端,不仅确保平台货物的真实性以及高品质,为小B端掌柜提供“后仓库”补给,还帮助上游的品牌商提高库存的周转效率。
对于每一家入驻的品牌商,无论大小,贝仓都会进行严格的商家资质审核、授权链条查验和产品质检等手段,保证商品品质。
“现在我们的货品问题售后率是2%,未来希望能降到1.5%,甚至1%”,贝仓执行总经理姜莹莹表示,“贝仓还将在300多个城市,举办覆盖10万人次的销售培训,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招募100名合伙人,开设1000家贝仓买手店,为小微创业者赋能”。
江湖老刘我认为,“贝仓”从单一行业商品品类作为市场切入口,是出于战略层面可行性的考究,一方面,平台初期SKU不高,意味着供货渠道的简单化,品控成本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通过品牌直供,提供一手货源,缩减中间环节,确保商品低价高质,利于小B端商户利润最大化。
打造KOL生态,引导私域流量“强连接”
据数据统计,2018年12月贝店月度活跃用户超过150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1837.3%,在所有移动购物App中位居增速榜首。官方披露,2018年贝店会员数量突破4485万,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
贝店前期积累的用户量以及口碑,同样也成为“贝仓”发力市场的优势点,贝仓上线内测一个多月以来,成功吸引1200多家品牌入驻,日均上新82个品牌;内测30天时,交易额就已突破2000万元,同时,15万带货掌柜在“贝仓”集结,发展速度在社交电商同行中遥遥领先。
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电商的确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更舒适的购物体验,让更多没有接触过电商的人群,通过便捷的操作即可享受“动动手指买遍全国”的购物体验,完成电商覆盖面和渗透率的飞跃,并打破传统电商一直无法突破的瓶颈。
但单线“弱连接”带来的社交属性,仍无法带来买卖双方的实际成单转换。
在流量红利逐渐耗尽的“后电商”时代,基于KOL生态的社交电商所带来的裂变和爆发式增长,似乎正在掀起另一场逆袭。“贝仓”鼓励商户形成私域流量,使得商户与用户之间建立“强连接”关系,放大品牌效应以及价值归属感,便于小商户圈层带货。
江湖老刘认为,社交基础设施为用户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个体意识的觉醒,用户开始追求以自我为中心,延伸到消费市场,这种变化放大了电商的想象空间。一方面,头部KOL的意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C端人群购买行为;另一方面,头部效应引导了平台的价值观走向,与用户形成“强连接”关系,带货只是其中一种变现手段。
从价值分析而言,“贝仓”整体模式是双向赋能,从产业链供应商、分销商到最终终端用户,各环节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形成利益共生体。而从产业提升角度来讲,“贝仓”通过信息闭环,进行人、货、场商业化重构,赋能小“B”端掌柜,实现产业经济再循环。
(来源:投中网 江湖老刘)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社交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