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京东搭建了中国最大的生鲜冷链物流网络,也是第一家建厂种植蔬菜的电商。618生鲜大战在即,京东生鲜未来又将如何布局?
6月13日,有幸参加京东生鲜“寻鲜记”系列媒体探营活动,通过走进原产地,走入植物工厂,深度探访现代智能农业发展。现场,京东生鲜BRCGS(英国政府检测标准集团BRC全球标准)认证颁证仪式,京东生鲜成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获得BRCGS、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 双重认证的生鲜电商平台。
京东7FRESH生鲜业务负责人唐诣深(右一)
也是同一天每日优鲜联手腾讯在上海召开主题为“鲜到千亿,智在必得”的战略合作发布会,每日优鲜正式启动 “智鲜千亿计划”,提出了未来三年千亿的目标。618生鲜大战在即,京东生鲜未来又将如何布局?
在现场东哥问了京东生鲜总裁唐诣深,如何看待每日优鲜2018年完成百亿销售额,三年目标千亿的计划?
唐诣深认为“京东从2011年前后就布局生鲜业务,构建了中国最大的生鲜冷链物流系统。京东生鲜的规模也大得多,只是很少对外说。对京东来说销售增长只是一方面,如何构建生鲜的产业标准,才是关键所在。”
生鲜之痛
生鲜赛道的确是个大赛道,4万亿的市场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生鲜电商杀入这个市场。但是生鲜难以逃离的痛,中间环节多效率低损耗大,需求大但产品缺乏标准化,好东西少,最后毛利率低。
生鲜上游生产者和下游零售端都高度分散,直接对接耗时耗力。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催生了产地批发商和销地批发商,作为信息和货物的中转中心。同时,因为不同环节之间的运输是割裂的,又有干线物流和支线物流等加入到生鲜流通链中。
生鲜产品损耗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从行业整体看,超市渠道中果蔬、肉类、水产品的损耗率分别为15%,8%和10%,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以国内某些领先的生鲜超市为代表的,直采比例更高,冷链发展快于行业,所以除去超市渠道外的其他渠道损耗率更高,约为25%。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创证券
生鲜作为农产品,不同生产商生产出的商品品质差别极为有限,因此长期以来仍以品类、产地区分为主,缺乏品牌效应,产品缺乏标准化。目前超市和生鲜电商推出了众多自有品牌,但其更多的是服务加工层面的品牌而非生鲜产品本身的品牌,更多的是体现渠道的溢价,而非产品。
生鲜业务毛利率普遍偏低,不利于渠道和品牌建设。以上市超市为例,生鲜业务毛利率大多在16%以下。只有少数永辉超市能够做生鲜,还能够赚钱。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创证券
做生鲜难赚钱,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都是一个难题。问题不完全是销售端,也包括了生产端的问题。这也牵扯到一个问题,京东为什么自己要搞生产?
京东为什么要做植物工厂?
京东是唯一一家自己搞生产的生鲜电商,在去京东植物工厂前,以为京东是搞概念,原来是真的在做!大概的数据如下。
产出率:育苗20天,移盆后20天采摘出售。由于育苗是独立温室的,所以20天就能种一批。传统种植情况下,播种到收割3~4个月100~120天。所以一般温室大棚种植,3~4茬,京东植物工厂19茬。至少4倍提升!
品质差异:水培情况下,无土壤污染,也无降雨污染,不需要农药化肥,水都是过滤后的纯净水,只有营养液,比有机食品质量更好。一些关键营养指标要优于传统种植情况。
产品一致性:大小一致,也比其它种植情况好很多,因为整个种植环境标准化。
价格:目前定价和普通超市净菜价格相当,比有机蔬菜价格便宜的多。在京东平台和7FRESH七鲜超市有卖!
产值:目前10000平米的植物工厂,年产300吨,即60万斤,20元/包(斤),理想产值1200万。
当然不是没有问题,一个是未必销售那么好,尤其是规模化量产以后。一个是一次性投入太大,京东没有透露太多关于投资金额,但想必一般的农户是没有办法参与的。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短期大规模推广复制还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京东自己建植物工厂,并不是要自己变成一家农业种植公司,而是对生鲜农业行业更加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控产品品质。同时通过自身参与,逐渐将自己的标准开发给更多农产品企业。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生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