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商生态系统正在孕育创新性商业模式;
● 跨境电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跨国零售商能通过虚拟店铺将自己的品牌产品销往中国。
未来,中国电商将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电商中越来越多出现O2O(线上到线下)、线上奢侈品销售、二手商品销售等垂直细分市场,同时在政府和利益相关方的支持下发展,整体而言低线城市和中国农村将成为机会所在。
「印度:下一个大型市场」
政府对小零售商的保护使得印度开放零售业的动作一直都很缓慢。政策的变化无常、各地税收法规和政策的多样性挑战了外资在印度零售业的扩张,这意味着他们面临的是无数小国家组成的市场,而非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尽管如此,印度仍然有很多有利于电商发展的因素。
印度不仅拥有最受关注的新兴市场,还拥有全球最热门的电商市场。在与世界经济隔离多年以后,印度或许将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人们对印度的未来充满了乐观精神。
正因为如此,印度成为全球电商巨头的必争之地,亚马逊、eBay和阿里巴巴齐聚印度,南非报业集团、软银集团和火箭互联网公司也在不断向印度注资。中国的电商发展史已经证明了电商能够在新兴市场茁壮成长,谁也不想错过“下一个中国市场”。
印度电商发现的第一个机会是建立B2B门户网站,帮助企业寻找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互联网改变了B2G(bride to groom)的婚恋市场,人们通过婚恋网站寻找伴侣。婚介网站的兴起证明了网络环境信任的缺失是可以解决的,电商市场也随后明白了这个道理。
类似于亚马逊的以仓储为导向的电商模式的失败,源于印度互联网普及率低、网络连接速度慢且资费过高、网络环境缺乏信任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而一家模仿eBay交易平台模式的公司Baazee却在互联网泡沫中生存下来。它为销售提供交易服务,而不是亲自出售产品。
不过由于人们对电商的怀疑、电商市场尚小的原因,这家公司后来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并卖给了eBay。但eBay又犯了在中国市场犯过的同样的错误,照搬在美国市场的经营模式,最终失去了印度市场。
直到2007年,一家仿照亚马逊模式创立的互联网公司Flipkart出现,印度电商开始焕发生机。最初Flipkart选择图书作为售卖产品,因为与其他产品相比,图书的运费较低,上架时间较长;而由于图书的价格很低,即使在对电商缺乏信任感的印度也比较容易获得顾客的信任。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Flipkart开始建造大量物流和交付基础设施,还组建了一支摩托车送货团队。到了2013年,Flipkart已经成为印度首选的购物网站。而在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Flipkart意识到阿里巴巴的模式更适合印度市场,模仿对象由亚马逊变成了阿里巴巴。
Snapdeal的创始人之一巴尔认为,相比于Flipkart,他的商业理念更接近于阿里巴巴。Snapdeal经历了从专门印刷折扣券的线下公司,到线上团购网站,再到集市模式的电商平台的转变。
Snapdeal避开了仓储模式,但为了弥补物流环节的不足,它向卖家提供仓库,将卖家的货先运到自己的仓库,再供卖家出售。2015年Snapdeal收购了FreeCharge,为自己的生态系统添加了支付服务。此外,Snapdeal还推出了评价系统和多语种页面。集市平台效率高且接触客户的成本低,逐渐吸引各大品牌商与平台达成合作。
由于法令的限制,亚马逊在2013年才开始进入印度市场。亚马逊印度更加依赖的是集市模式而非仓储模式,“本土化”的策略使亚马逊印度逐渐发展壮大。
未来,相对于中国市场,电商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在印度生根发芽,但一旦成功,电商发挥的作用将大于在中国。电商将塑造新的本土品牌,外资品牌也会发现巨大的商机。C2C产业将会发展,银行业也因为电商而发生变革。印度的理念将会更快传播到海外,同时电商模式也会成为未来新兴市场创业者的来源。
事实将会证明,印度电商的创造力强于它的破坏力。它帮助小商户创造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将产品销往印度各地;同时电商产业的发展也为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尚未成熟的市场」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21世纪之后,东南亚的电商发展缓慢。东南亚地区拥有6.2亿人口,这是一个存在巨大机遇的市场。不过,东南亚国家互联网普及程度较低,电商基础设施效率太低,不足以吸引大量投资。
在东南亚电商发展的前20年,eBay等跨国企业和本土电商企业只在小范围内陆陆续续进行尝试,而在2012年时饱受争议的火箭互联网公司却大张旗鼓地进入了东南亚市场。
这家总部位于德国的公司素有“克隆工厂”之称,擅长为新兴市场大批量孵化电商企业。它在印度市场一直相当活跃,而且备受争议和批评,但它在东南亚市场所做的尝试却相对出彩。
2012年,火箭互联网开始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经营电商,推出了“迷你亚马逊”模式。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了火箭互联网公司孵化的当地公司“来赞达”,这笔交易对火箭互联网是一种认可,因为此前外界一直批评该公司的经营模式无法持续发展。
火箭互联网成功的秘诀在于执行,而非创新。而本土化的策略使它在当地市场获得了成功。
而在印尼,在创始人威廉坚持不懈的努力下,Tokopedia这个集市平台获得了成功。通过与印尼各地物流供应商合作,Tokopedia网站与物流供应商网站整合在一起,使消费者可以追踪包裹去向。
对于东南亚电商来说,支付和物流是两大挑战。市场占领者是分散的,社交媒体也同样加入了电商的竞争行列。不过电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媒体的关注度和广告宣传效应将会使东南亚民众更加接受电商。
在拉丁美洲,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腾飞阶段。一些诸如“自由市场”这样的拓荒者成为该地区的电商领导品牌。位于阿根廷的“自由市场”确立了“以创新带动收益”的盈利模式,并且根据新兴市场的具体情况提供定制化服务,创造性制定了解决方案,成功破解了当地市场支付的物流和支付难题。
位于墨西哥城的电商Linio是“自由市场”的竞争对手,而它的幕后资助者正是火箭互联网公司。Linio的高管认为,他们已经做好拿下拉美市场的准备。
而预测未来,拉美电商终将显露出繁荣的迹象。巴西的经济不景气将会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墨西哥已成为最具电商发展潜力的拉美国家;阿根廷电商市场潜力仅次于墨西哥;哥伦比亚是处于早期阶段的电商强国,电商行业即将腾飞。
非洲则是电商最后一块处女地。腐败的风气、有组织的零售业的缺乏、基础设施的落后和经济衰退使得尼日利亚的电商(例如Konga公司)发展极为艰难。不过这些电商依旧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正在稳扎稳打地建设电商基础设施,解决这个国家信任感缺失的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电商行业都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市场巨头。读懂全球电商的发展历程,也为理解各个市场,发现商机奠定了基础。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来源: 深响 周昕怡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全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