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销售额,这是每日优鲜关于未来的畅想,用以对标阿里京东的超级平台。但是对于根基不稳的每日优鲜来说,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似乎这样的畅想更多是幻想。
便利购裁员疑云:据网友反馈,每日优鲜便利购的前员工在贴吧发帖,2018年3月经中介进入每日优鲜便利购,4月发帖,5月失业。 与此同时,是另一条消息:每日优鲜便利购,日均订单量已破30万,而之前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MO、著名营销人许晓辉已于3月离职。这是每日优鲜无人货架场景化应用的一次失败,尽管没有得到任何承认。
每日拼拼不拼了:网友还在杭州19楼看到名为:“每日拼拼(每日优鲜)招市场推广招聘”帖子,不到一页的回复,发帖时间在2017年,最新更新停留在2019年2月25日。就在2019年2月25 日这天,每日拼拼的活动消息,关键词“月入十万”火爆刷屏,原本定于 26 日公测的每日拼拼却没有按照既定计划出现在人们面前,然后才有了《致每日拼拼全体用户的一封信》。且不说这类社交拼团模式如何,“用户红利—沉淀冷却—用户留存”的老路子还能持续多久,每日优鲜的新玩法也不过是一种重复。
高歌猛进,盲目试错
在过去,用户更多是因为水果消费而选择每日优鲜,这是基于每日优鲜1.0版本的前置仓自身特点,其主要商品结构以“水果”为主,无法满足“日常蔬菜生鲜”的高频需求。
增加品类,丰富SKU:每日优鲜CEO徐正提出了自己的小目标:拓展SKU至3000个,增加自由品牌数量。
丰富的SKU不失为一种有效增加品类,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但繁杂冗余的品类,与当前消费升级下,用户追求的精选电商有冲突,电商后起之秀都在打爆款竞品,而不是一味的堆积SKU。
2.0战略主要体现在前置仓,其前置仓是在1.0版本基础上,面积增加到了300-400平米,单个前置仓的SKU将增至3000多个,另外还设立了餐食、小红杯咖啡、活鲜三个功能区。
每日优鲜持续推进前置仓布局的根本原因,在于互联网线上行业,似乎都存在一个痛点:获客难。
拼多多在四五线城市获取巨大红利,一跃成为电商第三极,让BAT巨头将目光聚焦到下沉市场,作为资本大佬的腿部挂件,每日优鲜不会缺席。
每日优鲜在一二线城市正在逐步占据市场,三四线城市的本地社区生鲜品牌在价格上更占优势,为求尽可能缩短与消费者的物理空间距离,越来越近触达消费者,全面覆盖消费需求,前置仓2.0版应运而生。
按照今年的规划,每日优鲜将在全国原有的1500个1.0版本前置仓的基础上,升级或新开1000个2.0版前置仓。
然而,前置仓的设置在行业内一直存在争议,有两个变量难点问题困扰着处于终端位置的前置仓:日单量能否覆盖成本,三公里的服务半径订单密度是否足够大。现在来看,建仓容易,维系艰难。
依靠平价生鲜带来流量,通过百货商品提取毛利,这是每日优鲜2.0前置仓战略的核心打法。
这套看似无懈可击的策略还未经考验,同时每日优鲜的盈利模型还尚存诸多问题,据闻其在一线城市获利过于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业绩略逊。
每日优鲜的业绩报告,总是隔着一层窗玻璃,在相关的采访内容中,困惑谈的最少,成绩谈的最多。此前,每日优鲜CFO王珺接受采访表示:每日优鲜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在未来会全面升级前置仓。据悉每日优鲜在北京开一间前置仓的平均成本在7万元左右,而前置仓的模式能否覆盖履约成本,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在每日优鲜一系列大动作背后,总让人感觉似曾相识。起步阶段快速融资,紧接着高速扩张,最后仍然是急于获利,一度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路径与之相比何其相似。
当市场已经发生变化时,每日优鲜才进行变革,且为了对标阿里京东,才提出3000亿小目标。这位曾经的资本宠儿,一路走来太过轻松,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面对用户需求等方面,可见其并未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一切都似乎让旁观者认为每日优鲜陷入重度的焦虑。
总之,生鲜市场未来蓝海深不可测,面对万亿市场诱惑太大,每日优鲜借助时间卡位快速崛起的同时,在未来能否站稳,目前看来是个问号。
来源:蓝莓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每日优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