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要和快递企业共建10万个驿站,这对快递企业来说可能是噩梦的开始。
5月28日,菜鸟总裁万霖宣布:未来3年菜鸟裹裹将和合作伙伴每年为超过10亿人次提供全新寄件服务,菜鸟驿站共建10万个社区级站点,菜鸟IoT技术和快递行业共同连接智能物流终端1亿个。
菜鸟越强大,快递企业越焦虑。
01|失去消费者的担忧
快递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失去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但是这种情况正在逐渐地恶化。
据统计,公司四通一达、顺丰和中国邮政,国内快递网点共约20万个。而菜鸟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10万个驿站,这个数量相当于当前全国快递网点总量的一半。更重要的是,驿站是比快递网点离消费者更近的实体。
万霖提到,现在每10个包裹就有1个包裹从菜鸟驿站送出,每天的到店人数达到数百个,驿站成为菜鸟社区的入口。实际上,菜鸟驿站为新零售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万霖表示,菜鸟通过与零售通的合作,可以帮助品牌商将商品精准分销到其覆盖的零售小站中,将为消费者提供到站、到柜、上门等多元可选的最后100米按需服务。
到站、到柜已经是快件的常态,而上门派件服务,通过菜鸟驿站工作人员的配送或者接入3公里配送,将会在新零售服务上提供更多的商业价值。
相比之下,快递企业在大城市的站点却在不断地减少,“市中心荒漠化”现象导致的站点建设成本过高,快递企业在中转站直接将包裹细化到每个快递员,通过货车运送给快递员后进行派送。
这种做法虽然降低了成本,但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反而出现了快递企业网点的空白,一定程度上快递企业也放弃了更多的商业化的可能。
自提柜和驿站相同的是,承接了快件最后触达消费者的环节。很多快递员把包裹默认放到快递柜,消费者充满了抱怨,快递员偷懒,但是对快递企业来说,不正是“被放弃”了和消费者的接触吗?消费者可以通过自提柜取件和寄件,快递企业被管道化。
菜鸟的三年目标中,菜鸟裹裹将联合快递企业每年为10亿人次提供全新寄件服务。将收派件的服务都收于菜鸟的服务下,快递企业将失去主动权。
02|技术和数据的缺失
菜鸟的定位是只做数据不做物流,然而6年的时间里却已经在快递收派件、中转、干线运输各个环节扎得很深很深。
在收派件环节,菜鸟有菜鸟驿站、自提柜、菜鸟裹裹,末端配送方面菜鸟正在大力投入研发无人配送车、无人机配送;
干线运输方面,去年初有媒体报道菜鸟正在进行无人驾驶卡车方面的测试;
中转仓储方面,菜鸟云仓在全国各地建设仓储联盟,为电商商家提供仓配服务。
在菜鸟最擅长的数据系统建设上,菜鸟通过推动电子面单的普及,为快递企业自动分拣等自动化建立了基础。尤其是四级、五级地址库的建设,为快递末端配送的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标准”制定的作用。菜鸟IoT技术和快递行业共同连接智能物流终端1亿个,数据颗粒度会越来越细,价值会越来越高。
菜鸟推动快递行业进步所做的贡献无可否认,但在这个过程中,菜鸟的地位同时也变得几乎无法撼动,这对快递企业来讲不是好事儿。
快递行业的技术和数据的应用,多来自于菜鸟的赋能。快递企业的技术发展和数据价值的挖掘,一直以来都是出于半缺失状态。
快递企业的技术发展,大多在于分拣设备的自动化,而这一流程的效率提高,却是来自于菜鸟电子面单普及对其的赋能。
电子面单的普及,大数据调度系统的应用,让快递企业在中转和末端配送上的效率提高,同样这一能力来自于菜鸟的赋能。
代表快递行业未来的干线无人卡车、终端无人配送车等方面的研发,目前快递企业的技术也是缺失的。数据是快递这个劳动密集型、包裹密集型行业最金贵的资源,每一个包裹就像一个原材料,菜鸟就像一个榨汁机,把精华的数据榨出来了。
快递企业每一家每年都有数十亿的订单,但是快递企业却没有挖掘出自身业务中数据的商用价值。大数据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快递行业的效率,而快递企业承担的角色,依然是一个个的包裹运输。
快递企业的研发动力和菜鸟有着巨大的差距,快递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来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高成本的研发投入对于快递企业来说还很难承受。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