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社区零售有机会诞生微信级的超级入口

  下沉小店的空白市场在哪里?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苏宁小店发展了社区店、CBD店、大客流店三大模型。不同业态的服务群体不同,商品结构也不同。

  社区店服务一家三口,需要解决消费者的一日三餐,比如粮油调味品、水果蔬菜、早餐等等。社区店打的是共享冰箱、共享厨房的概念,消费者不用储存蔬菜水果等生鲜或者生活用品,直接从小店拎回家就可以。另外,社区店会针对家庭居民开展更加多元的生活服务项目。

  写字楼商圈的门店的受众是年轻人,因此会有一些进口食品、现磨咖啡和轻餐饮的产品组合,不会有很多米面粮油调味品。

  大客流的门店面积相对小,针对人群情况会做简单易拿的产品,如便当、水饮、鲜花等。

  另外,我们双模可切换的无人店目前在也南京试点,白天是正常的苏宁小店,夜间则化身无人便利店,通过技术手段,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延长服务用户的时间。

  目前我们是以社区店为主,占了整体的70%以上。过去大部分便利店品牌都在学习7-11等日系便利店,把重心放在写字楼。但其实两国的市场存在一定差异:

  一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不同。日本的生活节奏相对来说较快,物产资源少,食材物价高,基于此,日系便利店精准抓取客户群体的特点,主营饭团、便当等快餐类中食,便捷即食。这类产品的出现是和国民需求结合的产物。

  但中国国情不同。比起天天买盒饭便当,大部分人更愿意买一些新鲜的蔬菜和肉,回家炒个菜。因此,日系便利店在中国的商品结构只能满足CBD商圈白领的日常需求。

  二是,两国的主力消费区域不同。日本住宅以街区划分,没有社区的出入口,所以也没有社区店的概念。因此一些大型超市会直接开在地铁口,日本人下班后直接在地铁边的超市就买完了。

  而中国的区域划分明显,大家选择在家附近的超市买菜,而不在公司附近买。所以我们看到,罗森和7-11的开店速度都非常慢。当然这根本地化也有关,外资便利店缺乏本地化资源,很难有空间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本地化生活服务。

  生活习惯的差异决定了中日便利店模式不同。7-11在2004年就进入了北京,当时的北京和2019年的北京截然不同。过去,CBD商圈周边还有社区,但现在职住分离,北京的东西城、朝阳三环这些区域全是四合院或是办公楼。

  社区都转移到了四、五环以外,甚至郊区。所以,区域市场已经发生了转移,社区是现在人口密度集中度高的地方。但大部分北京便利店依然都开在商圈写字楼,并没有覆盖到社区,因此我们选择社区店作为切入口。

  而且苏宁小店开店的这两年,刚好赶上了北京整治“拆墙打洞”,维护街面秩序的政策,不正规的烟酒小超市、早餐店、水果摊,全部被清理掉了。导致居民失去了一大批购买生活用品的渠道,而苏宁小店正好可以成为这些需求释放的出口。

  这种市场变化的信号非常关键,因为很多时候打败你的并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谁能把握市场的变化。

  比如通州成为副中心后,严重缺乏配套设施,我们看到机会,抓住了这个空白市场,计划开到两百家。而原来的办公楼搬空后,办公楼下的便利店自然就经营惨淡了。

  社区零售要靠组合拳

  1、苏宁生态赋能

  过去一年,苏宁小店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开了5000多家门店,北京开了520家,已经是北京规模最大的连锁小店。

  很多人质疑我们是不是开得太快了,这两年确实倒下了一批跑得快的便利店,这是后端供应链跟不上和资金运转不周的问题,和跑快跑慢并没有必然关系。

  虽然市场上存在巨大的需求,但很多公司并没有相应的能力来整合更多产品和服务。小店之所以这么快地铺开,正是因为有苏宁生态的赋能,所以苏宁小店的模式和发展路径未必适合其他玩家。

  苏宁在全国经营了近三十年的线下零售实体门店,分布43个大区,进驻上百个地级市,人员设施配备齐全,拥有多年的属地化运营管理能力和经验,这些都是我们在当地的支撑。

  在开店选址方面,直接由苏宁原有的开发团队负责。同时,基于物流快递人员、电器售后人员等在当地社区工作经验的反馈信息,全员参与选址,可以快速筛选出适宜开店的位置。

  供应链方面,首先可以直接对接苏宁易购已有的成熟供应链。在总部统采框架大合作的前提下,再进行属地化合作的签约和沟通。

  例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北区由中粮负责。基于苏宁总部和可口可乐集团合作的框架下,北京的小店会与中粮再签约,联系属地化公司,当地货源直接配送到当地仓库。

  然后,建立海外生鲜买手团、基地直采团队供应全国,支撑补充生鲜供应链。最后根据当地特色,补充建立地采供应链。在北京,会采购如酱肘子、燕京啤酒、北冰洋等具有北京特色的产品。

  类似的,在南京会采购紫燕百味鸡,哈尔滨是红肠、哈啤,武汉是热干面等等,都需要在当地建立地采供应链。

  因此,苏宁小店在国内是具有独特性的。首先,苏宁小店和国内其他便利店创业团队最显著的差异在于,苏宁小店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便利店,而是融合了更多产品和服务的O2O平台,可以说起点不同。

  苏宁开小店并不是零基础从头搭建,而是有现成的团队基础的。为了细分最后一公里的消费群体,做更好的服务承接,我们才落地了苏宁小店。不是为了开店而开店。

  凭借着全国各地二三十年的组织下沉、十年线上线下O2O的经验,和先进的物流体系,小店具备快速开店的底气,也能够细分不同区域的人群提供多样化服务。这是我们能够满足庞大市场需求的竞争力所在。

  2、零售的核心是找到消费者,其他都是手段

  技术新颖、门店众多、服务多元,是现代综合性便利店的三大特点。通过AI科技、智慧云服务、物联网技术等科技手段,精准导向特定用户群体提供商品服务。单做其中一个,都不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零售的本质是商品跟服务,核心是消费者,其他都是手段,找到消费者才是最关键的。

  不同的企业强项不同,所以发展模式不同,切入点也不一样。但是,终极的目标都是为了消费者。着眼于最终目标,再倒推现在一步步该怎么做。

  小店的模式是,先通过快速开店,抓住了线下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再通过线上小店APP,去抓住哪些没有时间进店但是有需求的消费者。最后通过社区拼团,抓住了第三类隐形的消费者。

  以后我们还会用其他方式来抓取更多类的消费群体。比如小店周边的企事业单位会有一些集中性的采购需求,那我们可以承接配餐酸奶之类的服务。

  再像社区里有一部分五保户或者一些需要被服务的人群,那小店也可以考虑依托苏宁公益,结合政府的功能来做一些事情。

  因此,待开发的空间还很广,最重要的是现在所做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能不能找到对应的消费群体。我们做任何事都会围绕着这个展开。

  在稳固现有的苏宁小店、线上APP、前置仓、苏小团的基础之上,在未来,横向开店拓展覆盖人群,纵向开辟新的渠道和服务,来服务更广的消费者更多的消费需求,同时向苏宁集团反哺更多的流量,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3、在社区零售蓝海中,要靠组合拳

  社区零售这片蓝海,单一玩法肯定行不通。有多大的手,就能覆盖多大的盘子。五个手指头,就可以覆盖到五种渠道。如果只做一种渠道,有可能会做到这个渠道里非常顶尖的位置,但不会做到行业顶尖。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线上转线下普遍存在困局的原因。渠道间的边界是很明显的,要想覆盖多渠道,必须要自身的能力足够全面。

  苏宁在整个零售发展的过程中,打的就是组合拳,而不是单一玩法。一个手指头再强,也没有拳头厉害。通过组合拳的打法,相信未来会更强大。

  来源: 公众号-野草新消费 折原 郑祎娴

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社区零售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