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前置仓等基础设施已经就位。
互联网卖菜,免费送、半小时达已经是标配,很符合现在大爷大妈买菜的习惯。
比如美团买菜,通过前置仓的社区化选址和即时配送,服务周边2公里居民,0元起送、免费配送、最快30分钟送达。
而且,在2019年,传统商超,比如沃尔玛、永辉超市,电商企业,比如盒马、每日优鲜等,都搭建了前置仓,为卖菜打好了基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五,新零售最后一块“处女地”。
从中国第一家生鲜电商易果网诞生到现在,中国生鲜电商已经13年,但是现在没几个能活下来的,生鲜也成为新零售最后一块未被大规模开发的“处女地”。
所以,巨头们才会如此大规模地进场,但是卖菜真的好做吗?
卖菜有“钱途”吗?
虽说众多巨头争相入场,但是想通过卖菜赚钱,却不容易。
比如腾讯旗下的每日优鲜,早在2017年就实现了单月营收突破2.8亿元的记录,但也只是在一线城市赢利。
这是为什么呢?
蔬菜客单价低,又容易磕着碰着,损耗大,履约成本高,所以想赚点钱还真不容易。
比如,某用户通过APP下单一份10元蔬菜,如果按照25%的毛利算,这单能赚2.5元。
不过,这仅仅是美好的愿望,现实情况是,加上配送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亏大发了。
所以,别看那么多创业者,在生鲜电商领域前赴后继,最后都是亏得裤衩都没有了。
此番大佬们进场,赚钱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十有八九是要来一场烧钱补贴大战。
美团和滴滴,在网约车和外卖领域的补贴大战,还历历在目,“0.01元吃炸鸡”“骑手日入千元”“一元打车”等赔本买卖层出不穷,在这场补贴大战里,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如今,菜市场之战很可能又是一场补贴大战,美团表示:在下“先干为敬”。
2019年3月26日,美团在北京试点“手机买菜”服务,虽然只是测试,但是平台已经出现“0元起送”“0元配送费”和“满减优惠”。
为了在赛道抢一个首发位置,美团也是下了血本。
而且,美团还没有在全国推广,就已经如此“残暴”。以王兴的性格,以后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毕竟,还有阿里的盒马和京东到家等实力派虎视眈眈,一场补贴大战在所难免。
结语
继生鲜电商、社区电商之后,线上买菜是否会成为新的风口,目前还不知道。
但是,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巨头们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可能的风口。
互联网和电商大佬们,此番纷纷入局菜市场,比拼的无非是谁的菜多、谁覆盖的地域更广、谁送得更快,更要比拼的则是烧钱的能力。
但是,无论巨头们怎样竞争,到头来都是我们消费者获利,特别是补贴大战带来的福利。
(来源:电商之家 赵云合)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