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在云集的招股书中也有所解释。云集称,目前已与5家第三方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服务经理负责组织课程、培训会员,教授他们如何使用App等。云集营销费用中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会员管理费。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云集共有超过7万名服务经理,大多数服务经理同时也是云集会员。
重点在于最后一句话。《中国企业家》发现,这种第三方服务公司的调整方式,只是将多级分销进行拆分和包装。在实践过程中,云集会员内部仍有着清晰的层级晋升架构,会员的三级分销情况仍然存在。
周颖是云集上的明星服务经理,她的微信好友早已满员,每次新加一个人她都要再删一个。
通过好友后,她会先给你发两条链接、几张截图,告诉你她是谁、云集是什么。能否继续聊下去,全看你交不交398元钻石会员费,“我们一般不会浪费时间,精准服务”。
周颖口中的精准服务,就是通过她的邀请链接开通云集付费会员,成为她团队的店主。作为服务经理,周颖团队下的店主数量已超过了一万人。目前她已辞去工作,专职做云集。她朋友圈晒出的截图月收入在20万元以上。
《中国企业家》与多位云集会员有过接触,他们大多数是兼职在云集上开店。
一位有40人团队的会员小秋表示,成为云集店主的所有投入,就是398元付费会员费,可直接通过官方入口或他人邀请支付。会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赚钱:分享赚佣金、招募店主成为经理拿团队提成、阶梯奖励。经由店主分享出去的链接,可以赚取的平台佣金为产品价格的5~20%,阶梯奖励则与个人销售额有关。
发展新会员成为店主们的首要目标。小秋直言:“你分享给别人买,只是你个人的力量,但如果你成为销售经理了,就相当于成立了团队,有很多家分店收提成,你说哪个更赚钱?”
数位云集会员都向《中国企业家》提及,在这个晋升体系中,共有3个角色:店主、销售经理(现已更名为客户经理,但云集会员仍习惯使用旧称)、服务经理;晋升需要竞聘,而竞聘条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做出调整。
吴琪是一位接触云集已有3年的会员,她的团队目前已有300多位店主,她也已经是销售经理的角色,负责团队内所有店主的咨询与教学服务。吴琪表示,成为销售经理的条件是,团队需要达到80人以上,直邀20人。再往上一级是服务经理,礼包销售额需达到36万元,按照398元一套会员礼包来算,即团队人数需要超过904人。当用户达到竞聘条件时,云集会主动提醒用户提交申请。
《中国企业家》拿到的一份竞聘与收益标准显示,销售经理的服务费是团队销售利润的20%。吴琪透露,服务经理由于团队人数基数大,提成则是团队销售利润的8%。
尽管在云集的官方口径中,会员只有一种,会员消费行为也只有自购和推荐他人购买,但在会员用户群体中,店主到销售经理再到服务经理的默认晋升规则依旧盛行。
吴琪表示,自己也曾被外界看作是做传销的。但她认为,云集官方对店主的激励是,销售商品和发展会员需要两手抓,提成与销售额挂钩。也就是说,如果团队没有真实的商品销售,经理很难坐享其成。
仍存隐忧
招股书显示,2018年,云集64.7%的会员有着分销行为。
但只要分销模式存在,风险就始终伴随。
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启明曾为国内多家互联网平台提供合规、风控等法律服务,在该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在他看来,云集在入门费(收取会员费)上,将此前有争议的三个层级压缩成两个层级,规避了传销问题,但在销售层面,会员三级架构依旧存在。
“云集的这种模式,与《禁止传销条例》中的团队计酬模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张启明《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国务院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对传销行为进行了清晰界定。
根据该条例,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张启明认为,即便云集当下做法在社交电商中比较普遍,社会也能容忍,但它本质上还是违反了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商业逻辑不等同于法律逻辑”。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游云庭的观点稍有不同。
游云庭认为,如果仅靠达到三级就认定是传销,这样的理解或许过于机械了,因为在实际办案过程中,还会看平台是不是存在巨额暴利这一前提条件。“我在云集上看了一下,几款主流的产品价格都不贵,没有那么高的利润去发展‘老鼠会’。所以我觉得不应该把云集往传销上靠。”
游云庭表示,对于现行传销法规的调整,建议应当加上一部分对利润的限制。“如果这个模式是灵活促销,让更多的人用兼职的方式帮平台销售商品,我觉得这实际是对提高社会效率、提升竞争都是有好处的。不过,当用户量做起来之后,如果平台往里面掺着卖高毛利的产品,这样问题就来了。”
曾盛极一时的垂直电商近年来逐渐落寞,社交电商、会员电商则意外崛起,并在2018年迎来一轮小爆发。各方势力都试图从阿里、京东的电商格局中,抢占一席之地。
在早期经过了野蛮生长后,社交电商的模式逐渐走向稳定合规,下一个阶段,商品品质、用户运营以及服务质量则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华兴资本牛晓毅表示,投资人担心未来社交电商能否持续抓住新的消费人群、新的消费需求。
此前,云集的主力业务为“限时特卖”,即每天每个时段,云集会选择推出特定品牌的特定商品,并在前期通过社群等渠道进行预热,让商品在短时间内受到脉冲式流量的抢购,打造“爆款孵化器”。这项业务成为云集2018年GMV的主要来源。
云集方面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2019年平台分别推出了超市与商城两大业务板块:云集超市将聚焦高频消费品,覆盖休闲食品、粮油蔬果、酒水饮料等6大品类,以期满足会员日常生活便利所需;云集商城则主打服饰类,母婴和家居类商品其次,邀请第三方品牌入驻云集商城,提高SKU。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升级后的云集挑战颇大:一来,它将直面京东、天猫和其他传统电商的竞争优势,对此,它还需要强化供应链与团队运营支撑;二来,如果用户扩展仍仅限于“宝妈”、微商等群体,想象空间不够大,未来它或将因此遭遇用户增长瓶颈,发展可持续性存疑。
对此,云集方面对《中国企业家》表示,未来云集将进一步在会员群和参与度上努力,同时不断扩大完善产品线,加强数据和技术能力。
争议声中,裹挟相当势能的云集一路疾行。此时它距离登陆纳斯达克,已仅剩最后的几步。最终按下敲钟按钮,被认为是大概率事件。
野蛮生长之后,云集能否借助上市完成一次华丽蜕变,成为拼多多第二,甚至创造更为恢弘的事业,目前无人能够给出答案。
*吴琪、周颖、小秋皆为化名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程璐 )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