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互联网巨头跨界竞合
国内互联网两大巨头腾讯和阿里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亦颇多布局:腾讯公布了“微信智慧医院3.0”计划、正式启动了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阿里旗下阿里健康和西安国际医学联姻,打造“互联网+”新医疗模式。
而在近期动作之外,腾讯、阿里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医疗的各个环节,比如互联网医院、医药零售、医疗AI、医疗信息化等。可以说,这两家企业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已然“All-in”。
那么,腾讯、阿里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到底有何布局、他们的布局逻辑有何异同、他们将如何用互联网技术“赋能”医疗行业、他们期望实现何种目标、对未来医疗发展有何影响?
腾讯 “自有”医疗业务包括微信智慧医疗、微保、腾讯觅影、企鹅医典、腾讯云、腾爱糖大夫等;阿里在医疗领域的“自有”布局包括阿里健康、蚂蚁金服、阿里云、淘宝四大板块,另外,云锋基金常作为投资/资源整合平台出现。两家在医疗领域具有大量的投资事件,参投公司超过50家。
从两家企业医疗布局未来走向看,腾讯开放性更强,原因在于腾讯已经“投行化”,它更看重行业未来的成长性,并提前布局;而阿里的布局是围绕产业链的某一环节进行逐步丰富,并希望占据该“入口”,实现整体资源的盘活。
目前看,腾讯、阿里在医疗领域并未正面交锋,即使是相似度较高的“未来医院”和“智慧医院”,以及医疗AI业务,也还远未达到短兵相接的程度。而医疗健康行业的庞大市场,为腾讯、阿里这样既有资金,又有技术沉淀和产业资源优势的企业提供了非常宽广的施展舞台,二者或在竞争中推动医疗产业发展。
行业热点:中国式PBM探索实践
PBM(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直译为药品福利管理)这一模式在2010年左右从美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大致经历了“萌芽——沉寂——复苏”三个发展阶段。
PBM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美国,伴随着塑料保障卡的发明应运而生;70年代,出现了处方审核的雏形;80年代处方审核的模式进一步发展,PBM成为了管理门诊处方药的中坚力量。
80年代之后,PBM业务在两大因素驱动下快速发展:其一是随着医疗服务和处方药费用快速上涨,控费需求不断提升;其二是药物发现“黄金时代”的到来,每年有大量的新药上市,需要有机构帮助付款人跟踪新药的推出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效果、费用等指标在老药和新药的选用之间达成平衡。
今天而言,美国市场的PBM玩家大致分为几类:其一是“嵌”在保险公司里面的PBM,如健康险公司联合健康旗下的PBM公司Optum;其二是连锁药店开办的PBM公司,如CVS旗下的Caremark;再一种是独立型PBM,如Medimpact(美德医)。
PBM来时,业内期盼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BM沉寂时,行业观点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PBM再次复苏,更强调“本地化”与“中国式创新”。
PBM斡旋于众多利益相关方——药企、保险、医疗机构、药店、患者之间,优化诊疗服务和用药路径,并力求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医疗支出。在快速推进改革中的中国医疗市场而言,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非创新不能解围城之困,PBM再次被寄予厚望。
中国本土化PBM业务跑通需要具备六大关键要素:
i. 强大的药品议价权:保证PBM能以较低价格从上游药厂采购药品;
ii. 开具并审核处方的能力:保证PBM能根据药品处方辅助患者合理用药;
iii. 足够的患者流量:保证PBM有足够的患者基础及药品销量;
iv. 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保证药品以较高效率流通;
v. 完善的支付端保障:保证药品实现最终支付;
vi. 连续性慢病用药数据:保证PBM了解慢病患者用药规律。
“医改”大背景下,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快速变化,国外任何有益的模式都能找到试水的土壤——比如和美国学PBM、和日本学零售药店分级管理,以及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等。寻找变化中的机会,而不是拘泥于商业模型中条条框框,这才是创新的基础。
来源: 动脉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医药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