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的销售额一直是个谜。
相对于热闹非常的双十一,双十二显得冷清太多。自2011年诞生以来,虽然年年阿里会公布双十二的多个维度数据,但唯独销售额------这一在双十一撩拨人心绪的数据却从未公开过。
即便公开,这也不是一份好看的数据。
与双十一仅仅相隔一个月,是双十二的天生“硬伤”。对于众多线上卖家而言,双十二的意义可能更倾向于清掉双十一的库存;而对于热衷购物节血拼的买家,早已在双十一被掏空的现在,再次展现出可怖的购买力已经不太现实。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为一个购物节,双十二似乎不算合格。
但阿里没有放弃拯救这个双十一的“小弟”。在2014年,阿里首次在双十二通过支付宝等服务加入O2O内容,开始有意识地引入线下卖家;2015年,阿里正式推出支付宝口碑全球狂欢节,使得双十二的线下意味更加浓重。
在进入第八个年头,双十二已经成为阿里本地服务的一次练兵:除口碑外,饿了么、天猫超市、菜鸟、盒马鲜生等阿里系业务均加入战局。
走向线下、与双十一渐行渐远,是如今阿里为双十二给出的新答案。
“鸡肋”双十二
在线上,双十二的声势比起此前的双十一弱了不少。
类似于双十一,天猫依旧延续了“购物津贴”的玩法,只不过金额从双十一的每400减50,变为每300减30,多少有所缩水。而在资源倾斜上,两个购物节的差异则愈加明显,不仅没有双十一前夕铺天盖地的品牌营销投入,在销售额上,阿里也没有任何对外发布的口径。
在一些品牌商家眼中看来,如今的双十二不过是一个常规的打折促销活动,并没有太多特别的意义。
如若追溯双十二的历史,双十二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一个奇特的“清库存”定位。在双十二刚刚诞生的2011年和2012年,是中国电商领域最热门服装类库存积压最严重的两年,品牌商们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促销机会。但从2013年始,品牌商们释放库存的压力变小,对双十二的需求也在下降。
到现在,虽然双十二还有为双十一清库存的功用尚在,但考虑到短短一个月内双十一与黑五的纷至沓来,消费者意愿早已大幅下降,商家再继续为双十二投入大量营销开支也很难获得对应的回报。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各方对双十二的线上端如此冷淡。
不过,虽然此前双十一压榨了消费者在批量购买的意愿,但一些单价较低的小商品依旧存在空间。其中,生鲜类是此次双十二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
早在12月6日,阿里旗下菜鸟就宣布,今年淘宝双十二将首次在上海、成都、武汉、广州、西安、福州、厦门、深圳等8个城市试点推出当日达,服务淘宝生鲜美食类卖家。
由此可见,比起物流极度缓慢的双十一,希望通过推出差异化服务赢得订单的双十二,也在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时,其服务方向,也不再局限在线上,与线下服务联动,正变得愈加重要。
口碑饿了么成主场
进军线下,重心转移到本地服务,也就意味着口碑饿了么将成为阿里双十二的真正主战场。
在10月,口碑和饿么宣布合并,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承担起升级本地生活市场、重新定义城市生活的任务。对于该公司而言,今年双双十二,是其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成立后的首个双事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共2页 [1] [2] 下一页 网易考拉“双十二”上线AR新玩法,精选消费榜单回馈剁手党 喧嚣双十一 落寞双十二 双十二即将到来 小程序商家如何抓住机会? 商务部:双十二价格万元以上彩电销售量增长三倍以上 网店门店更融合快递更从容 “双十二” 线上线下变化 搜索更多: 双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