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1.“腾京永”,对腾讯、京东和永辉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2.腾讯阵营里的“腾京永”式组合,为何成了“抗A联盟”?
3.腾讯的“买马”、“赛马”机制,能否走出一条新路?
继上一篇《腾讯架构调整之后,7大作战营41路军,依旧没有中台》之后,我们再来探讨腾讯在零售领域的外部生态阵营,又是如何布局的。
在全景国际董事合伙人王玉凡看来,腾讯在战略调整前,选择过于针对阿里布局零售领域,实属有些着了阿里的“道”,战略调整后更聚焦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才像是回归正轨。
他认为,腾讯更应该进军具有强话语权的芯片领域,但也需要坚决退出永辉超市、海澜之家这类利润相对不高的消费行业。对零售企业真金白银的投资方式,不太适合具有强产品属性的腾讯,这会大幅度拉低腾讯的投资回报率,耗费过多资源及精力。
暂且不讨论上述观点的正确与否,但其中透露的“腾讯应不应该直接参与到消费行业”,值得思索。
马云曾经说过,在电商领域,他拍拍腿,腾讯也很难追上他。
行业人士分析,以社交起家的腾讯,和以赋能B端商家起家的阿里,在基因上其实就有着本质的区别。纵然两家都具有雄厚的资金,在同一赛道上作为“战争储备”,但是在时间线上,阿里在零售疆土争夺战上采取的战略方式却显得更胜一筹。
《零售老板内参》认为,与其说腾讯是着了阿里的“道”,不如说那只是其意图钳制阿里的一场“防守保卫战”而组成的“抗A联盟”。
而这个联盟里的“指挥官”角色,正是腾讯生态体系里的微信。
“腾京永”三角
近期,腾讯战略调整后,其中有个很重要的信息点就是,强调产业互联网,进入To B市场,着手做线上与线下产业的连接器。
与腾讯具有一定裙带关系的京东商城,是除了淘宝、天猫之外占据中国线上市场的第二大电商平台,而永辉超市又是中国线下实体商超领域中的头部企业,拥有强力的供应链和众多的线下门店。
这“一上一下”加腾讯战略转向To B的智慧零售服务商角色,俨然构成最简稳定理论里的三角关系——“腾京永”。
从腾讯在零售领域生态布局的“买马手段”来看,这一组合更像是在阿里率先提出新零售之后,腾讯阻击阿里在中国零售市场的迅猛势头和未来想象,但从这三者近年来的合作密度以及市场效果来看,虽然有一定的牵制,但力度却稍显得薄弱。
毫无疑问,在线上线下与新技术、新物流等融合的态势下,腾讯入局零售领域,确实给到了阿里“新零售”布局带来一些压力。好的现象是,腾讯也给传统零售企业在转型时,多了一个选择。
然而,从头部来看,“腾京永”三角链,如何协调好三边关系,能否找到一个稳定的合力点,值得思考。
▲腾讯、京东和永辉三角链
《零售老板内参》基于三方合作点梳理制作了上述三角关系图,从中不难发现:
(1)京东代表着腾讯正营在线上的布局,充分体现在具有高度成熟的线上平台以及用户流量储存,双方在用户与流量层面(数据与技术层面)相互输出。诸如此类的,还有垂直电商平台“每日优鲜”等。
但是,在腾讯阵营内,也显然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在腾讯和微信流量扶持之下,这两年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后起之秀拼多多,对京东造成了不少的冲击。
尤其是今年10月,继网易严选之后,国美电器、小米等优质商家接连入驻拼多多,拼多多高调宣称进行品牌升级,努力摆脱“山寨假货”低端的泥沼,意图“洗白”上岸。
这样一来,行业甚至预言,将来“拼多多和京东必有一战”。
虽然,一向以“自营品质”自居的京东,不可能直接通过京东商城去降维阻击拼多多的竞争,但是不难发现,在微信端“购物”的一级入口中,最近呈现的却是,京东主打低价的拼购和秒杀业务。
(2)永辉超市代表着腾讯在线下商超领域的“代理人”。有着20年历史的永辉,积累下的线下门店(标超、永辉生活等)、强大的后端供应链系统,以及自有的物流体系,使其成为了商超队列中的头部企业。
比如,永辉与京东到家的合作,完善双方在O2O领域的布局。
从2017年之后,整个市场格局更强调线上线下融合,传统门店面临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改造,而腾讯和京东对永辉的输出,在于数据与技术的支持,永辉对于腾讯和京东在于技术落地下场景应用的实现。诸如此类的还有步步高、红旗连锁和中百集团等。
综合来看,腾讯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战略调整后的角色,更偏向于“零售企业服务商”,有跟随阿里步伐的迹象;而“京东+永辉”又有点“天猫+银泰”的味道。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腾讯急转弯 “甩下”腾讯系
阿卡索再度入围腾讯“回响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
内容到流量变现 腾讯和头条的战场不止一个
信用体系提上日程 腾讯信用分卷土重来
佳兆业商业提供多元的消费场景 有点像“线下的腾讯”
搜索更多: 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