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1日前夕,杰克琼斯应邀参加第一年“双十一”促销,当时还在美国的绫致时装副总裁Gina对这次活动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在意,然而当日,淘宝销售额最终达5000万元,只杰克琼斯一家就贡献了500万元。三年后,Gina亲自“督战”,杰克琼斯在京东、天猫双平台上荣登男装排行榜榜首。
不过2015年后杰克琼斯逐渐被优衣库、GXG等品牌取代。
当双十一慢慢脱离阿里、成为整个电商的狂欢节,京东此时却不顾投资人和高管的反对,决定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年复一年的烧钱,令外界持续质疑,然而2015年京东双十一销售额高达140%的增长速度,背后代表着狂欢节物流规则的改写和消费者服务体验的升级。
也是在这年,小米高调入驻京东,京东线上渠道的爆发一度令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动荡。
双十一狂欢十年,一个新时代正在取代旧时代。消费潜力的爆发持续印证消费升级的变迁和前景,同时,这背后也是一部中国品牌跌宕起伏的血泪史。
一代“新潮”换“旧潮”
消费升级的漫长变迁中,品牌意识的兴起与回落,映射了消费者典型的心理变化,从崇尚品牌到理性消费,品牌溢价的效应也随之逐渐弱化,由此,大到全球、小到各个类目的品牌格局,浓缩着亿万商家的兴衰。
宏观上看,电商品牌式微、传统品牌在平台扶持下重换生机,本土品牌崛起、渐趋吞食进口品牌的市场地位,两大变化趋势便是这过程最直接的表现,俨然也是零售变革的真实写照。
“双十一”启动后的前五年,女装销售排行榜上茵曼、韩都衣舍依次拿下2013年和2014年的冠军,这些最早遵循电商规则兴起、享受线上红利的新生品牌,可统称为电商品牌,而且他们涉猎各行各业。比如御泥坊,仅仅三年时间便成为美妆领域的领头羊。
但是电商品牌趁传统品牌滞后而起,也决定了传统品牌重视线上渠道后,他们的先发优势要让位于更有品质保障的后者。这一衰落过程可谓急速,到2016年女装Top10中,仅剩韩都衣舍和裂帛,再到2017年状况更加惨淡,只有韩都衣舍一家孤独支撑。与此同时,美妆品牌排名前五名均为国外品牌,而第一批的电商品牌已经难觅踪迹。
进口品牌在2015年海淘元年起势,尽管在母婴、美妆等个别领域,欧美日韩品牌依旧受国人偏爱,但他们霸占国内市场的情形早已成了过去式。
从电商角度,这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京东,国产品牌在过去五年中奠定自己的基础地位,个人数码产品和个人护理品是最先开始爆发的行业。数据显示,2012年,国产品牌占个人数码产品43%的市场份额,而2017年则升至63%;在个人护理品市场,2012年国产品牌为61%,2017年则提高到76%。
因当年自建物流的一意孤行,京东在电商品牌的繁荣时代并未占得先机,而多年后却借此跨越了国产品牌取代进口品牌的鸿沟。
时至今日,国潮崛起带给京东的行业优势依然在持续增强。今年双十一当天,电脑数码、通讯和家电品类中,售价6000元以上手机的销售额同比180%;大容量嵌入式洗碗机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创维、TCL等品牌的全面屏电视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以上。除带电品类的主战场,京东居家生活事业部当天仅用1分14秒销售额就破亿,家装建材、家具、家居日用、鲜花礼品艺术品的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皆在200%以上。
三浦展把消费社会划分为四个时代,我国将长期处于第三消费时代向第四消费时代的过渡期,线下渠道和场景越发受到重视,传统的、国产的品牌可能就越加剧渗透。
传统品牌“向死而生”,电商平台“向生而死”
双十一每年数字的攀升,一面是电商及电商品牌欣喜若狂,一面是实体零售“惶惶不可终日”,2012年中粮集团终于发出一句肺腑之言:“传统品牌再不做电商将无商可言”。
这是一次具有预判价值的反思,他们认为电商平台不足以养活过多超十亿的大品牌,只能把有限的流量给大品牌,由此721定律同样适用于品牌电商。同时品牌的生命周期正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而被大大缩短,成就一个全球性的品牌也就三年的时间,但是一个品牌从全球第一变成死掉也许只要一年的时间。
如今这些推测都在一一用事实验证。
传统企业或品牌拥抱电商大体经历两个阶段,2012年前后的反思促使传统品牌前仆后继奔向线上化,但可惜的是,大多数都在交了一笔高昂的学费后惨淡收场。直至2015年,各大平台积极拉拢知名传统品牌入驻,所有资源都倾斜至此,由此造成电商品牌从发展高峰跌落,取而代之的是传统品牌强势而起。 共2页 [1] [2] 下一页 双11奢侈品们的表现 加拿大鹅一小时破千万 双11捷报频传 喜临门开启无界零售新尝试 “双11”有点冷:拼多多惨遭沽空的背后 首创奥莱双11 线上线下共创1.5亿销售佳绩 快查你的“双11”包裹找谁赔?怎么赔? 搜索更多: 双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