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大爆发
伴随着成交金额屡创新高的是数以亿计的快递包裹。据国家邮政局11月8日发布的预测,预计11月11日至16日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8.7亿件。
阿里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2010年双十一期间快递仅为1000万件,2011年就翻倍达2200余万件,随后2012年包裹量翻了逾三倍达7800余万件。
进入2013年,双十一产生的包裹量正式进入以亿计量的阶段,2013年为1.8亿件,2014年迅速上升至5.86亿件,2018年更是首次突破10亿大关,刷新全球单日快递数量纪录。
“我们很快会面临一天10亿个包裹。”早在2017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就已经提出该目标。他多次表示,中国很快会面临一天10亿个包裹的挑战,虽然当时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少,但如今这一天已经到来。按照双十一的规律,GMV和包裹峰量将成为未来数年后每天的平均量。
电商繁荣带来了物流业的快速崛起,顺丰、三通一达都是在快递包裹的高增长下形成高成长,甚至助推这些快递企业在2016年集体登陆资本市场。
面对快递业这块大蛋糕,阿里和京东都没有打算放弃,前者在2013年成立菜鸟网络,号称要打造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在短短5年内实现估值1300亿元直逼顺丰;后者则在自营电商的基础上发展出自营物流,其后拆分独立于京东集团的京东物流不断开放,最终一步步将边界伸向顺丰的地盘。
双十一对于这些快递企业的意义不止是生意上的利润,更是一场物流技术的试验场。面对数以亿计的快递,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快送递一直困扰着电商平台,于是双十一的压力之下倒逼着快递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自从2012年快递爆仓频发后,快递企业开始加快对物流供应链路的革新,从电子面单、机器人分拣,到物流园区、干线运输、中转分拨和末端配送,快递企业逐步通过技术高效完成配送任务。
以京东和阿里为例,今年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订单超过90%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而天猫近5年来1亿包裹的签收时间越来越快,从2013年的9天提速到2017年的2.8天。
电商法前夜
流量成本抬升,用户红利殆尽,市场增速放缓,电商平台的竞争焦点从价格战逐步转向全面恶战,其中“二选一”是最为突出的表现。
事实上,“二选一”早在2012年时便已有迹象,当时京东透露多个品牌商遭到天猫施压,凡参与京东“沙漠风暴”大促的商家将无法参与天猫的双十一活动。此后,“二选一”越演越烈,几乎每年双十一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甚至连6•18购物节期间也开始出现“二选一”,不过阿里每一次都否认”二选一”的指责,并反称是竞争对手的碰瓷行为。
直至进入2018年,这一次“二选一”变成“三选一”——今年双十一前夕,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个人在微信朋友圈证实,拼多多平台3年庆主会场几乎所有品牌商家遭遇“强制二选一”,大批品牌商家被迫提前退出活动、下架商品,甚至要求关闭旗舰店。
面对越演越烈的“二选一”甚至是“三选一”,明年1月1日正式出台的《电子商务法》将终结这一严重的恶性竞争。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实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
因此双十一走到第十个年头后,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拼多多,都需要面对来自《电子商务法》的监管压力,过去试图依靠市场份额影响商家选择权以维持垄断地位的做法将不再可行。未来,双十一有望在《电子商务法》的帮助下重新回到充分市场竞争的状态,电商平台则需要考虑如何在新的竞争态势中寻找新方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认为,整个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让商家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让每一天都能变成“双十一”。从根本上说,电商发展的目的,是要用数据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实体经济一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今天中国的电商,正在这条路上飞奔着。
来源:新京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手机厂商双11大战背后的变与不变 双11冷观察:买买买的快乐能否长久? “双11”再现虚假打折 同款电脑提价3000元 “会员电商”动能凸显 云集双11销售额同比增160% 天猫双11剁手党有多狠?西班牙把猪都宰光了 搜索更多: 双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