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阿里巴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让各方见识了可以刷脸的无人餐厅。据了解该未来智能餐厅没有服务员,只需要通过电子屏餐桌就能点单,用餐完毕后不需要到柜台结账,直接可以走出餐厅。是不是以为自己享用“霸王餐”了?
想多了,因为当你走进智能餐厅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支付宝刷脸记住了,离开餐厅后消费的账单将直接从你的支付宝账户上扣除。
自那以后,无人餐厅的概念还是在业界掀起了浪潮,吸引了众多资本家的加入,比如德克士、五芳斋、稻本稻等企业。
为何无人餐厅如此受宠?
那么无人餐厅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然如此受大众宠爱?
首先,奇特的体验方式以及缩短用餐时间是让群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无人”科技的变革让众多企业搭上了科技的班车,新事物的产生也势必会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只是站在群众和资本家们两个角度去看,有不一样的需求和利益。
据说继去年马云在杭州的云栖大会上秀了一把支付宝无人餐厅的概念店后,很快,又一家快餐企业加入了无人智慧餐厅的热潮。那是2017年11月9日,德克士在上海推出了首家无人自助式智慧餐厅,其背后的支持者正好是支付宝的头号对手——微信支付。
不过两家餐厅的运作模式还是有所不同。支付宝是通过刷脸验证来点餐,而德克士的无人餐厅主要是通过微信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进行自助点餐。这场无人餐厅的科技战役中,资本家们根据消费者愿意尝新的心理,投其所好。黑科技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消费者似乎也是享受其中,哪怕只是噱头也足以引发众人的兴趣尝尝鲜。
况且,在盒马鲜生用“一分钟蒸鱼”的操作颠覆了传统餐饮的15分钟后,据相关新闻报道,此次德克士推出的无人智慧餐厅中,自下单成功之后到接收取餐的通知,整个过程只需要五分钟左右,顾客只要按照提示的密码到相应的餐柜取餐即可。
对比起传统餐饮用餐前还需要排号花费时间等候的消费场景,德克士的无人自助餐厅在用餐效率上就明显击败了大部分的传统餐饮企业。据了解缩短等待用餐时间这波操作受到不少人的夸赞,特别是那些有固定上班时间的上班族们。
其次,对企业而言,降低企业支出成本,提高营业利润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传统餐饮还是互联网餐饮,餐饮业最重要的是能做到开源节流,把经营成本降到最低是各家餐饮企业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关注的问题。不少人认为餐饮店的营业利润体现在其门店的爆满程度,不无道理,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翻台率的大小才是决定利润多少的关键。
打个比方,比如一家餐厅有100张桌子,若一天里接待客人的桌数小于100,那么当日的翻台率为零;若那天接待了200桌的客人,那么翻台率就是100%。简言之就是翻台率越大,餐厅的利润也就越高。无人餐厅的翻台率明显比传统餐饮的翻台率要高。这也是资本家们争先恐后想要“交学费”进场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表面上看是资本家们不想错过无人餐饮这桶金,可实际上他们真正看上的,是科技、互联网背后顾客的大数据。
据悉阿里巴巴未来智能餐厅的智能屏幕会记住顾客的历史点单记录,下次顾客用餐时会根据其历史用餐记录,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不同顾客的喜好进行个性化推荐菜品。这样一来,一是提高了餐厅运转的效率,二是这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顾客来说也算是福音。
简言之,顾客的用餐速度缩减了,餐厅的翻台率也能随之提高。与顾客和企业而言,似乎一同美哉。可既然是科技引领的潮流,那么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被吹捧飞天的背后其实也藏着不少“暗礁”。
“无人”餐厅内忧频出,且对外似乎少了点人情味儿
其实说白了,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无人餐厅无非分为了两种模式:一种是用餐区没有服务员,顾客通过自助点餐,最后取餐环节还是通过窗口拿取,只不过透过窗口背后还是能看到后厨厨师等人制作餐食的身影;另一种是全程无服务员、无厨师参与,从点单到取餐,顾客都是自助完成,最后的取餐环节是在智能橱柜中自取,而饭菜的完成是由机器完成。
不过说实话,无人餐厅确实节省了不少点单和送餐的人力,但是相应的,顾客在用餐中遇到的问题也会因找不到服务员进行意见反馈而感到困扰。因为在传统餐厅中,顾客对当日用餐的菜品满意与否,直接可以与店里的服务员或者厨师交流,但是无人智慧餐厅中顾客所能感受的是科技带来的产物,沟通反馈环节自然而然就掉了链子了。
这点在短期内还是让不少消费者难以接受的。也因此目前所涉及无人餐饮的企业无论是运用了哪种模式,甚至是创立了其他的模式,均无可避免地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方面,无人餐厅的技术虽然初露锋芒,但是仍存在限制。都知道,“无人”的概念意味着运用科技或者物联网的元素会比较多,甚至全程科技化或者物联网化都不在话下。话又说回来了,少了人为的可控因素就可能会出现技术失控的问题。
共2页 [1] [2] 下一页
硅谷创业公司开了家无人餐厅卖汉堡,一个只要6美元
巨头盯上无人餐厅“无人”是良药还是鸡肋?
百年老店的“无人餐厅”诞生后,海底捞正筹重金杀入?
武汉老字号“蔡林记”推首家无人餐厅,下月亮相
首个24小时“无人餐厅”来了 新零售如何改造餐饮?
搜索更多: 无人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