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巨头入场,一站式服务挤压生存空间
互联网巨头重金加码即时配送领域,对于萌芽于该行业的即时配送企业来说或许是一场灾难。互联网企业会员系统完善,电商、O2O等业务一体化,覆盖大众生活方方面面。这些企业流量入口颇多,对于消费者选择即时配送服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其他独立的企业在即时配送领域生产空间有限,被巨头收购或许是延长寿命的最佳选择,如达达、点我达等即时配送企业均选择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合作伙伴。
2、业务模式单一,个性化服务挖掘盈利附加值
对于互联网企业,即时配送搭配其他业务的矩阵布局,有可能丰富即时配送服务,比如有外卖平台、运力平台、零售平台混合派单,或者直接由配送员接单,去平台取货。但是即时配送的业务模式实际上和传统快递一样,盈利能力还是由业务规模来决定,多劳多得,企业收取服务费。只有在代买代购业务上,或许企业能在具体的服务形式上了多做文章,在协助送礼物、送花上挖掘个性化服务提高盈利附加值。
3、技术创新,激活即时配送竞争力。
即时配送领域和传统的快递行业同属于人口聚集型行业。尽管因为门槛较低为社会提供了较多的工作岗位,但是随着人力成本不断提高,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将来或许有许多配送环节是人力无法完成的。及时革新行业技术,引进无人机对接业务,积累大数据,丰富地图信息,将即时配送送到农村以及偏远地区,提高效率,激发竞争活力,是一条必走之路。
4、服务升级,争做即使配送领域“海底捞”
虽然即时配送领域具备规模效应,同时盈利模式清晰,但是野蛮生长也存在不少乱象。如胡乱收费、配送骑手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上门服务时态度差等等。对于同质化程度高的即时配送领域,企业规范化管理是品牌的基础。真正做到顾客至上,将顾客需求放在首位,争做及时配送领域“海底捞”,将规模比拼升级到服务比拼,品牌才有附加软实力。
物流下半场 吃好即时配送大蛋糕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及时即时配送未来五年将保持300%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即时配送规模将超2000亿元。据艾媒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监测报告》,2018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用户规模将达3.55亿人。同比增长21.2%。由此可见在物流下半场,即时配送是最具潜力的细分领域。
1、目前用户集中在一线城市,下沉二三线城市仍有发展空间。
根据极光大数据跑腿行业研究报告,跑腿行业app渗透率最高的三款应用:闪送、UU跑腿、达达的用户主要集中在集中在一线城市、沿海或者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也就是说二三线城市即时配送依然空缺,市场规模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尽管玩家众多但是市场尚未饱和,下沉二三线城市,即时配送企业还能开启巨大市场份额。
2、走出国门,一路一带沿线城市或有商机。
在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尼等东南亚一路一带沿线国家,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跨国推动互联网创业浪潮,并且承包了这些互联网较落后国家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这些国家进行互联网创业是具备网络条件的。另外这些国家的人工费用普遍较低廉,即时配送走出国门在海外国家或许有商机。
3、紧跟新零售、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发展,切莫掉队错过大好光景。
线上结合线下拓展了互联网边界,新零售、本地服务行业一片欣欣向荣。滴滴、美团等小独角兽从大体量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生鲜零售、社区团购、精品电商等等新零售革命正当时。从线上走到线下是当前整个互联网的大趋势,即时配送在趋势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即时配送企业应牢牢把握住趋势,紧跟主流互联网企业步伐,从技术和经营策略上加强与巨头企业合作,提升品牌竞争力,抓住历史机遇,切莫掉队错过好时光。
物流行业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成熟,上升趋势逐渐平缓。如今互联网企业积极寻找线下机遇,信息技术时代进入后青春期。物流行业也因此进入下半场,即时配送的诞生一定程度上重新焕发了物流行业活力。各方力量面对趋势积极布局即时配送领域。如今行业先行者已经在市场中实现盈利,并积极拓展业务范围。
尽管该领域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引擎加速升级,资本、体量的较量会让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不断压缩。同时即时配送领域技术门槛较低,被取代的风险极大。但是及时配送领域的市场份额还未饱和,并且在未来互联网不断拉近人与物距离的行业趋势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即时配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形成竞争壁垒,或能抓住历史机遇,吃好这块大蛋糕。
来源: 亿欧-沙水 共2页 上一页 [1] [2] 即时配送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解决问题才能走得更远 巨资持续涌入 即时配送混战再起:行业乱象频发 监管箭在弦上 资本闻“风”而动 即时配送“百花齐放” 即时配送格局落定 还是进入新竞争时代? 苏宁物流实施冰淇淋指数 即时配送缩短至30分钟 搜索更多: 即时配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