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则旧闻,大约在2004年的时候,一位20来岁打扮时髦的日本青年在街上接受日本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对优衣库的衣服怎么看的时候,回答说:“如果是内裤、袜子这类东西的话,也不介意穿穿优衣库的。”换言之,穿在外面的衣服绝对不考虑优衣库的。这在如今听来匪夷所思,但在当时,优衣库给人的印象就是“便宜”“老土”“毫无时尚感”。到了2005年,优衣库遭遇了全面销售危机,董事长柳井正大刀阔斧改革,对品牌定位作出重新调整,与一般快消服装品牌强调“快时尚”的理念背道而驰,更加重视服装的功能性,走上了基本款、重实用、去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从而铸就了现今这个亚洲第一大服装集团。
而今,日本无印良品和优衣库的兴起正与此息息相关。
“我们真的“消费降级” 了吗?”
2018年初人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消费降级”来,我们现在谈的“消费降级”是什么?一篇源自《新周刊》的文章《贫穷使我理智:消费降级的十五个瞬间》,列举了十五个所谓“消费降级”时代吃土的时刻,比如“拼多多上买东西” ,比如“榨菜销量倍增”,比如“二手车市场火爆” ,比如“突然喜欢购买基本款”……这些表象里,我们看起来过的不如以前了。
“消费降级”这个概念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然而从经济面的基本数据来看,“消费降级”事实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概念。
自一二线城市中高收入人群对拼多多口诛笔伐的时候,也许十八线小镇女孩们正热切期待着拼单成功的连衣裙的到来。很多在外务工的农民买二手车买车,没有气囊也好,能嗖嗖跑就很满意了。
不同的消费水准层次上,一拨人眼中的“消费降级”其实可能是另一拨人的“消费升级”。
今甚嚣尘上的“消费降级”声浪,不是让你去买低价次等货、山寨货,而是不为品牌溢价买单,不追求大logo成为行走的广告牌。比如优衣库每年销售一空的基本款,重实用、去个性化、基本款是它最基本的发展道路。比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车还是那辆车,但是不属于你,你只需要为使用过程支付费用,不为多余的附加价值买单。比如我们不选择大酒店,而是选择住民宿等等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共享性、社会性、无品牌性。
这种说不清楚自己主要卖什么东西的趋势,蔓延到了许多领域,比如网红书店,表面上是卖书的,其实也是一间咖啡馆或者一家服装店;小红书究竟是一个网购平台还是一个社交分享平台;小米科技是卖手机的还是卖净化器的……这些品牌尽管说不清楚自身的品类定位,但其背后的营销理念却是非常清楚的。
“物品即自我投射自由选择成就幸福感”
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提出“物品即自我投射“的观点,买什么东西都是自我意识和心理需求在物质上的一种投射。归根到底,我们不是在购买商品,而是通过购买商品来标签化自己,只是,
在人们对于自己的定义从当初的“我有钱,我能买的起大牌”到了一种更加多元化的自我诠释,“使用帆布袋是我的态度” “喜欢穿萝装也是我的自我投射” “断舍离的简单生活也是一种自我投射”,这种不单一,不局限于用奢侈品牌来定义自己的消费理念,来源于物质的丰富、社会对多元化的包容以及自由的选择。
比如山下英子的“断舍离”,鹅很喜欢的一本书,听到这个词,可能很多人的印象是不买东西,只用很少的物品过日子。不过,“断舍离”并不是为了厉行节约而刻意忍耐,或是心血来潮追随一种“时尚”,而是经过慎重的选择,自发决定要这样生活,不用花太多心思去考虑每天穿什么,也不用在处理家里杂物时候纠结,这是一种主动选择的态度,把原先消耗在物质选择上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积累人生体验和丰富感受上,收获精神层面的富足。
“我们的第四消费时代来了吗?”
在日本,第四消费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生活、工作的观念方法已经发生了转变,而此时此刻的我们,正处于第三消费时代与第四消费时代的过渡阶段,翘首迎接着“消费升级”的到来。
即将到来的第四消费时代,于我们究竟是水中飘过的一朵浮萍还是一颗已经萌芽的种子?
你,准备好迎接第四消费时代的到来了吗?
(来源:腾讯时尚 ) 共2页 上一页 [1] [2] 奢侈品牌被指中国市场耍大牌 媒体:摒弃傲慢才能长远 去奥特莱斯买大牌也得当心 服装抽查不合格率为17.3% 今年年底上海还有18个商场要开业!5个大牌商场在建 惊艳亮相伦敦时装周,韩都衣舍童装竟能如此大牌? 南京大牌档杭州首店进驻西溪印象城 9月21日试营业 搜索更多: 大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