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阿里集团投资人大会在杭州西溪总部召开。盒马作为阿里众多BU业务单位之一,在CEO侯毅(花名老菜)的带领下给投资人做了BU单位的第一次分享。
侯毅的分享带给了可能大到引发全行业对新零售模式的信心重振,小到也能重新回想生鲜生意的模式定位和护城河搭建。
业界极为关注的经营数据和盈利能力也首度被披露。截止2018年7月,7家运营1.5年以上的盒马鲜生成熟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单店坪效(平均营业面积4000平米)超过5万元(经营效率超过同类型大卖场2-3倍),线上销售占比超过60%(全行业遥遥领先)。
其实,在2017年7月,盒马就宣布实现规模盈利。可见,盒马已开始进入到了规模化盈利期。
以上7家运营1.5年以上的盒马鲜生成熟门店,基本都是2016年开业的首批门店,大致数据指标都有稳定成熟的增长。订单量和客(笔)单价持续上升,线上订单量高于线下,而线下笔单价高于线上。会员月度消费额持续增长,纯线上会员消费额,略高于纯线下会员,线上线下都消费过的会员,月消费额达到了575元。这个数字,自从马云2017年7月造访盒马之后,还在持续的增长。
此外,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马鲜生在全国14个城市开出了64家门店,服务消费者数量达到1000万。根据盒马设计的规模化数据模型,当盒马门店到达1000家时,盒马会进入到又一个业务发展周期。等到了几千家店的时候,盒马将会服务中国3.6消费者,超过目前淘宝会员的一半数量(预计也有大量重合叠加会员)。
7店数据的结果达成,已经在盒马首店(上海金桥店)率先公布盈利之后有一定时间。但是这种时间间隔的商业现象,反而是总体健康的必然过程。其原因,也是零售行业公认的常识:
零售业的创业企业,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指标是利润率,盈利反而是次要目标。
良好的利润率,意味着这种生意从一开始,每笔订单就在合理的正毛利范围内。如果初期在财报上反映有亏损,也属于正常战略性投资带来的亏损。
一旦完成前期重资产投资(模式验证、物业、人力、设备物资等),后期开店平均成本下降,订单利润率随着规模化扩张,盈利是迟早的事情。盒马在其2016年1月开出首店至今,经历的2年版时间,才宣布7店盈利,其原因和过程依然无外乎其上,尤其是盒马的业态定位和前期模式标准,还要看起全球顶级零售业。
然而,盒马首批7店整体经营数据的行业领先意义,也是盒马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这意味着盒马已经完成以上前期投入和模式探索阶段,开始进入全面的规模化盈利期。结合2017年开出的10多家门店,以及今年“舍命狂奔”的30多家门店,还有截止年底完成100家门店的计划。
盒马今后甚至会进入到一个非常良性漫长的“报喜”周期——每隔半年就可以宣布一批次门店盈利。
第一批次门店的盈利同步于盒马前期基础设施的完善,这种完善又会来动第二、第三批次更快到来的盈利周期。盒马现在在广州开的门店当月就取得盈利,深圳一家门店3个月也取得盈利。“深圳现在很多店,基本上开出来就是70-80万的日销营业额,比上海厉害”。侯毅对《零售老板内参》特别强调到。
门店的批次宣布盈利,这也是实体零售的本质特点之一,也是盒马构建整体商业模式的基础之一。盒马的业务,在高度线上线下协同一体的情况下,依然是以门店作为独立经营单位,以门店三公里半径作为经营范围,去做一个个门店的会员,去做服务链的路线设计和资源配置,并以门店去做业绩单位的经营指标核算。
但在此之上,盒马对门店构成的区域市场、区域市场构建的业务整体体系打造,业务整体要求的全球化供应链打造,也是从点到面,从面到体的首尾贯穿。
理论上来说,盒马的所有内部业务单位,不存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搭嘎”的区隔。每一个单位的分工、业务标准和执行目标,都在彼此协同配合中,指向盒马商业模式的终极点——零售业的终极思考,盒马探索到哪一步了?
这个终极思考,侯毅亲自亲笔给《零售老板内参》做个图文描绘,细谈盒马思考的未来模式,以及怎么做的路径:
第一,线上(电商)、线下(新零售)、商超(传统零售)、批发(分销)四个零售渠道能力,盒马占有前三个。尤其是对原来电商获取流量的方式(流量越来越贵)。
第二,涉及供应链、中央厨房、加工中心等商品的供应和流通效率方面,盒马已经搭建一套技术和效率大幅度领先全国第二名(规模上可能还不足永辉),并向全球零售业最高标准看齐的体系。这套体系带来的商品力——盒马触摸零售业本质,盒马视作“盒马常在”的第一根基。
第三,商品运营能力涉及到的商品定价权(PB直采类商品),以及商品的议价权——需要更大规模带来的能量。盒马正在8月初的“新零供”大会上,给外界给出了详细的答案和实现路径。
以上三个基本点,是盒马站在中国新零售总体定义的零售业终极思考,也是盒马会借此打造长青基业的永久竞争力。对于中国零售业来说,谁能掌握这套终极模式,一样也能笑傲新零售江湖。
门店的批量化盈利,是这套终极模式得以验证,这套模式基础设施搭建完毕,这套模式开始在规模化扩张中,持续带来回报的里程碑节点。
因此,盒马的2018年,为什么要“舍命狂奔”?盒马为什么要超速度的在2019年开出500家门店?答案已经无比清楚。
盒马本可以开始“躺着”挣钱了,但是盒马好像还要继续“跑着”挣钱。
-1-
盒马的零售终极思考
盒马能够打造一套新零售终极思考,两年半就进入到收割期,这对于还在新物种(类盒马)频繁转型探索,苦苦挣扎亏损不止的其他运营商来说,纵然是抛开商品力和线上线下协同性不然,但就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就足够全行业参考借鉴了。
盒马的策略,有几个重大基础布局的提前展开,以及身为阿里系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拥有的阿里资源支撑。
2015年底,盒马鲜生门店亟待出炉。从一开始定位线上为主,线下体验为线上粘性做导入,线上线下协同一体。就需要突破原来线下零售业完全解决不好的问题——从门店到APP的会员身份转化。
盒马在验证了支付宝的线下多场景使用渗透率(得益于2013年支付宝走出阿里系,走到线下的产品基因),盒马基于支付宝的在社会主要人群的渗透率,开始抢绑定门店消费购物一律以盒马APP。后期在照顾特殊群体(老人等)开放的现金、刷卡支付,也没有改变盒马APP为主的定位。
有了APP在手,盒马和消费者之间,就有了一套完全通畅的四条管道:线上购物通畅、营销到达通畅、数据沉淀通畅、业务延展通畅。
不是谁都能像盒马能“强绑定”APP下载。对消费者来说,需要在APP找到比门店更多的服务——30分钟到家的便利性。对盒马来说,APP是构建会员有稳固购物习惯的唯一交易载体。
所以侯毅今天上午在阿里投资人大会上公布的数据,会出现门店客单价高于APP客单价(消费者在线下有临时冲动性购买),但是APP购买频次远超门店来客的情况。
这套基于APP这个数据抓手的统计,不存在任何数据误差。而这种客单价和来客频次的“反萌差”,懂行的人都知道业务基础有多么健康稳固。
这只是盒马APP高下载率的表象,深入本质才会发现,盒马“什么好吃的都有”,才是持续让消费者每周都有那么两三次下单的唯一长久动力。淘宝是万能的,全球最好吃的东西在盒马。
这种汇集全球最多好吃的供应链和商品力战略,就是盒马零售终极思考的第二条所在。侯毅不止一次举例让上海这个中国最“挑嘴”的客群,也能惊诧原来芒果可以剥着吃的案例。
其实剥着吃的“酷爽”体验背后,是拿到手上的芒果,就飘着不同于以往的诱人香味。知名主持人窦文涛曾说,他小时候在河北生活的经历,导致他直到广东工作之前,一直都认为香蕉的外皮就是黑色的。
这种涉及生鲜流通效率带来的极端消费者认知,虽然不存在今天全体中国人对常规水果的正确印象。但是涉及到全球精品生鲜的细节体验,纵然是上海的国际化都市市民,也有不小的信息不对称。
盒马的全球极致供应链还不止这些。湖北武汉蔡甸的粉藕,是全国独有的藕类生鲜。本来湖北的藕类生鲜已经特别出名,盒马在今年先期解决夏季时令的湖北藕带供应。那种独有的湖北咬一口拉丝的粉藕,盒马通过当地政府以基地集中供给的方式,宣告盒马在湖北这个地方的特色商品供应,已经进入到最深处的渗透。
这种案例可以在全国和全球很多特色生鲜上找到雷同版本。江苏常州溧阳的白芹,泰国的五大王牌水果品种,盒马都可以买到。
共2页 [1] [2] 下一页
盒马鲜生昆明首店或将落户大悦城 最快2019上半年开业
CNBC:亚马逊改造全食没做到的事盒马做到了
盒马鲜生:新零售更讲究个性 小众 尝新
盒马鲜生餐厨垃圾混放被约谈 若不整改将面临5万罚款
盒马鲜生vs美菜网:生鲜独角兽的不同成长路
搜索更多: 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