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电商平台卖家向央视自曝家丑:不刷单是在等死
网络购物不确定买哪家时,不少买家会搜索一下看看排行来选择。现在电商平台至少有两种排序:综合排行和销量排行。两种都离不开销量这个重要参数。但这个设置却让不少网店打起了“刷单”的主意——他们主动找一些人来帮忙,让自己网店的销售量和好评率上升。
不久前,几家网店找到《焦点访谈》栏目反映:今年以来,他们有几乎一半的销售额都是靠刷单刷出来的,而且说这种现象在行业内已经相当普遍。这些商家反映的情况属实吗?如果是,他们为什么要自曝家丑呢?
在一家商户的办公室里,很多手机放在桌上,商家说这只是他们日常使用的一部分。通常一个手机可以管理一个微信群,一个群里能容纳5000个粉丝刷手,这一个公司拥有近15万名的庞大刷手群。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微信群里的用户此起彼伏地在发起了“做任务”的请求,而所谓的任务就是“刷单”。
网店说为扩大刷手队伍,他们也会采用多种方法,例如:短信邀请、寄返现卡、发红包等等。一旦进入刷手群,每次“下任务”前,电商还会提醒刷手多浏览几家网站,显得更真实点儿。
记者采访多个兼职刷手,他们说一般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在几百元,大多是“没事弄着玩”。
电商偏爱这些兼职刷手,因为他们有用户真实购买的经历,可以让刷单变得更隐蔽,让电商平台的稽查系统不容易识别。刷单网店下任务时通常要求:要假装货比三家、真实付款、真实的物流,一个都不能少。这样一来,销售量、好评、甚至买家秀图片都成了可以操控的游戏,销售游戏简单了,但成本上去了。不过,聪明的网络商家不会被这个问题难倒。
行业“潜规则”>>
50%的商家都在刷单
爆料电商说,大部分商家都在进行“粉丝刷单”,这是真的吗?记者从某电商平台男装销售量排名靠前的商家中,随机挑选了约30家进行购买实验。在接收到购物包裹之后,有50%左右的商家都在包裹里放入了各种各样的“返现”卡、“红包”卡等等,有的说法较隐晦,说是送红包,或者免费礼品,有的直接则写着做任务请加微信。
记者注意到,有一个在全网排名第十位左右、年销售额达到几个亿的服装店也在其公众号公开邀请用户刷单。这些原本已经销量不错的商家也要加入刷单呢?卖家吐槽说:“2017年上半年我一单没有刷,后来实在被这个趋势搞得你不刷你就要倒闭。就这样子,只能跟着形势走。”
但跟着形势走的人多了,刷单成本越来越高,为了吸引买家,卖家却让自己深陷其中。目前刷一单的直接成本已达14-17元左右,再加上其他一些人工费用等,整体成本每单接近20元。而且由于不少网店刷单,靠刷单量带动销售量也越来越难。
刷单也有风险>>
刷单属于违法,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将受到规范
对待网络刷单、雇人刷好评、相互差评将有法可依,属于犯法。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4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针对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哪些修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网购来说,评价就是口碑,是引导销量的重要因素。“双11”即将来临,一些商品的“好评如潮”或许不那么真实。刷单,是网购平台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往往买家通过销量和好评的数量来衡量物品好坏,似乎已经司空见惯,无良卖家常常以次充优,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几元钱能买一条好评,一两千元能升一颗钻,一些网络平台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刷单几乎成为一条暴利产业链。
针对这种情况,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现行法的条款进行了完善,对虚假宣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刷单,作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内容。第二十条明确,“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除了经营者对产品的虚假宣传,帮助他人进行刷单、炒信、删除差评、虚构交易等行为,也将受到严厉查处,“网络水军”等不法经营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共2页 [1] [2] 下一页 电商平台卖家向央视自曝家丑:不想等死 就得刷单 轻信“兼职刷单” 他被骗走44万元 网传京东618手机榜刷单?京东小米均回应系谣言 “网络兼职”涉嫌违法 刷单造假诱导消费属于不正当竞争 微信推广淘宝刷单诱导消费涉嫌违法 又可能被骗 搜索更多: 刷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