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当年存在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当时是在微博存在的。”何梦媛补充道。
但她并没能一路搭乘着微博这辆粉丝变现的快车,在几乎是微博网红卖货的最佳红利期,何梦媛选择下车,正式开启了自己海淘电商的创业之路,做起了app;而依旧在这列快车上雪梨、赵大喜、张超林(LIN)等网红继续以令人乍舌的速度完成了人气和财富的积累,那会淘C店的盛景是名列前十者,一半是网红。
三
正如此前米兜的创始人Essen所言,旧有的土壤已经失去了孵化新品牌或者孵化新品类的机会。
“以前我们常说‘逛淘宝’,但其实现在很多人只有在有明确的购物需求时,才会去淘宝搜索、购买,交易完了,app一关。现在,大家逛的是什么呢?是逛微信生态圈的这些内容、包括抖音这样的内容平台、小红书等,这些平台成为了消费者接触新鲜事物、新鲜讯息的来源。逛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就意味着消费者的时间分配、喜好都发生了变化,一个品牌你想要去获取消费者的信任也好、流量也好,就必须去迎合消费者的一些趋势。”
在他看来,如果一个新品牌,只在淘宝上开一个店,如何获取消费者?只在淘宝上做,你没有机会被关注,也没有流量来源,很多品牌营销的玩法没办法呈现。 “你想要在淘宝上玩一次营销,一个小品牌不花大价钱根本就玩不起来。”
微博的并入,也曾迎合了一部分的趋势,但如今,微博的平台同样面临 “老化”的危机。
女装、美妆品类的 “微博+淘宝”生态是最为成熟的。
如果你去翻看近几年来女装淘C店的销售额排名,每年的Top10已经几乎没有大变化,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家,变的不过是排名。
格局已稳,意味着新进入这一生态的玩家,很难再分到一杯羹,甚至对于现有头部力量而言,也要面临流量池子的瓶颈。虎嗅此前的报道中就曾有提及,在2014年~2016年期间,张大奕新浪微博的粉丝由30万爆增到400多万,再往后的两年半却只增长了200万,增速明显放缓了。
显然,一个萌新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微博上的大V,在微博如今高度集中化、中心化的运营机制下,难以实现,而单纯依靠微博吸粉卖人设再在淘宝卖货做自有品牌的 “古典路径”也似乎不再行之有效,更可能的结果,是一如碎石入大海,连个浪花都没有。
相对来说,微信,似乎更有可能成为孕育新品牌的土壤。
四
在微信生态上,大V们是以内容为主与粉丝群或者说用户群,建立信任关系的。相较于已经非常成熟微博+淘宝生态,微信生态的优势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去中心化,二是强关系链。
在微博上,永远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进行流量的分配,本身依存的就是高度中心化的游戏规则。而在微信上,相对来说各凭本事,而你拿到的流量就是你自己的,换个专业点的词,我们将其称之为 “私域流量”。
由于这两点优势的存在,在微信生态圈里,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像微博网红那样坐拥千万粉丝的大V,就能通过与粉丝的深度互动,从而建立信任,你也可以将你微信公众号的粉丝进一步深化成为你的微信群粉丝,甚至是微信好友,关系链在这过程中,被一步步加强。在这种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卖货甚至可以在微信对话框里完成。
而从整体上来看,微信生态上的KOL也就更加分散,但相对的,渗透性也更强。
对于品牌来说,这意味着,找一个微信上粉丝不过10万的小KOL,其转化率也要比坐拥百万粉丝的微博大V好得多。“前段时间,我们测试了一些微博号,发现百万级别的号帮我们做传播,也就卖了几单或者十几单。这在四五年前是不敢想象的,那时候,一个百万的号帮我们做,一次活动下来卖个千儿八百单是很平常的。”
但是,单靠一个小KOL是撑不起一个品牌的。对于新品牌而言,从0到1更具性价比的打法,应该是通过好几个小KOL在不同平台,作为节点层层推进,再用其去覆盖链接更多的人群,实现品牌在短时间的覆盖。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看到了新的机会,比如,帮助品牌去实现与各个分散平台上KOL的双向对接。比如,去向KOL输出整套电商运营方案,包含前期的店铺搭建、智能推品,爆品文案支持,电商会员管理、会员二次信任链传播,后端的供应链、物流、售后等服务。在这其中,穿针引线、牵线搭桥的能力重新被赋予了价值。
淘宝初起之时,平台上曾涌起了一波所谓 “淘品牌”,然而随着平台的壮大成熟,新品牌的机会却也湮灭于其中。正所谓渠道强则品牌弱,渠道弱则品牌强,面对格局尚未定的全社交平台们,新品牌能否抓住新机会呢?
现在,从微信里走出来的拼多多上市了,这让无数借助微信生态生存的中小卖家充满期待:微信是否还能诞生更多的拼多多呢?或者,下一个适合卖家聚集的平台在哪里?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发条橙子)
共2页 上一页 [1] [2]
成都人微信支付交易:60后主要在超市 80后主要在咖啡
Farfetch收购中国营销公司 欲在微信开店
用市场视角看待微信还款收费
微信信用卡还款收费 行业回归理性
“不一样”的微信千万别乱用
搜索更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