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茶餐厅有点类似我们的大排档。
如果时间还在 2008 年,你会看到当其他餐厅还在强调自己口味正宗的时候,港式茶餐厅早已开始注重装修:让人眼前一亮的装修、开放式吧台、卡座、暖色调灯光……可以说那时候,港式茶餐厅总能使人眼前一亮。
可以说,那时候港式茶餐厅的装修,是能跟得上它的人均价格的。
回忆完过去,我们再来说说现在。当大环境已经大变,所有的餐厅都开始注重从里到外的一切的时候,多数茶餐厅还没有做出调整。地砖还是那个地砖、吧台还是那个吧台。我最近去了好几家曾经在北京很流行的港式茶餐厅,看到它们的装修还是非常的“香港”。联系起 TVB 的衰落,这样的装修,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了。
从 2015 年开始,上海、杭州、南京这些大城市里,茶餐厅越来越少。排队的人们在各种各样不同形态的店门口来来去去,但从来没有回到过茶餐厅。
所以,港式茶餐厅的末日来了吗?
3、别急,其实还有招
过去一段时间,我去了北京很多家茶餐厅。其中有好几家非常火爆。
这些店的口味如何我们先按下不表,我们来说它们与“上一代茶餐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逻辑很简单:在上一代茶餐厅的基础上,砍单品、做爆品,减小菜单。
不管是陈小春的七爷,还是王品的鹅夫人,如果你去观察他们的菜单,实际上你还是能够看出来他们茶餐厅的本质——一样也有虾饺、咸柠七这样的港式茶餐厅之中的“经典”单品。但是他们把战略聚焦在了一个单品上面,用一个小切口撕开市场,用差异化吸引更多客户。
就算鹅夫人,也会有干炒牛河。
烧鹅之于茶餐厅,和酸菜鱼之于川菜的关系是不是一样的?实际上,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反而是个机会:做酸菜鱼的人很多,但是做牛腩清汤面的人却非常少。
门槛也是有的:八大菜系以粤菜为首,对烹饪、食材的要求相当高。即使它能有更高的定价,以及更加广大的受众。
从那些在排队的餐厅,我还学到了另外一个方式:跟着受众一起走。
港式茶餐厅之前一直通过自己的文化输出,走“流行路线”。但是在香港文化弱势,以及更强势的文化不断输入的现在,港式茶餐厅已经无法通过原来的流行路线吸引那些“潮人”了。好在,经过接近 20 年的累积,香港文化早已有自己独特的受众—— 80 后。虽然看起来他们不是现在最主流的消费群体,但是他们的实力也是不能小觑的。我去到的那些受欢迎的新式茶餐厅,无论是在店内播放 90 年代的香港电影,还是在装修中融入一些经典的港剧台词、地名,都是唤醒这群人对当年香港的记忆。通过复古的装修元素吸引来这些客人,再用一些更强势的单品将他们留下来。
港式茶餐厅的式微,本质上就是品类老化。要破解这样的情况,可能还是要多关注市场的动向,以及消费者的变化,光是怪大环境,是不好使的。
(来源:掌柜攻略 Row) 共2页 上一页 [1] [2] BreadTalk集团将尝试小型餐饮 肉骨茶餐厅是其中之一 福建首家绿茶餐厅进军东百中心 微盟助力绿茶餐厅上线会员系统 一周新增10万会员 绿茶餐厅“一日翻台七次”不够 携手微盟玩会员营销 “香港第一茶餐厅”翠华悄悄撤出杭州 因水土不服 搜索更多: 茶餐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