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绝对成熟,“每家都在等其他家先动”
他们的慎重不是没有理由。在这之前,曾有先驱者。
2011年,台资便利店旺仔便利以浩大声势进驻南京,一时成为风口浪尖最被关注和看好的项目。然而仅2年时间,已开28家门店的旺仔便利终因供应链能力问题宣布关停,全面退出。
2014年前后,本想借机冲进南京市场的资本,此时全部停下脚步。
但是,虎踞龙盘的南京又是如此一块令人眼热的黄金宝地。
商业聚焦华东,华东看上海、浙江和江苏。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无论是GDP、GNP,还是销售总额、时尚度、消费理念、人口基数、外来企业、龙头企业数量,都在不断快速增长,同时,也在这个区域占有绝对优势。
根据上海和广州标准,便利店以人口计算,每2000-2500人就能够养活一家便利店,以这样标准计算,南京能容纳的便利店总量至少在3000家以上。然而,在此之前,在南京和安徽市场有垄断地位的苏果便利和好的便利的总量,仅有600家。
有着30多年行业经验的南京商贸领域资深专家李绍明,并不认可简单的数字对应,“毕竟上海的人口状况和南京是不一样的,它的的国际化城市化的水平比南京高;而且上海的收入水平、商务人数、流动人口的数量都和南京不一样,仅仅就人口作比对是不客观的,它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在他看来,几家外资便利店几乎同时进驻,由三个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一,按照人均GDB和人均的收入水平来说,市场的时机早就具备,而且非常成熟;其二,南京的本土商业这么多年来一直做得不错,特别是在超市这个业态,苏果已经处在相对集中和相对垄断的地位,所以外资会格外谨慎;第三,外资品牌对南京市场的研究已经到位,他们既看到了市场需求,也找到了和苏果定位的差异,并找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及拓展模式,对于这些便利店的母公司来说,较低的风险控制和成本,可以帮它们尽快度过市场培育期。
在这些先决条件下,2017年,几家外资便利店决定再次开始筹划。比起四五年前,如今的南京市场已经更加完备、消费者的期待程度更是几乎到了一点即着的程度,进入这个市场,只是先后次序问题。
“大家都在互相瞅对方,”中央商场目前分管罗森便利店事物的执行总裁刘梦婕说,“每家都在等其他家先动,然后等着看它们进来(南京)后的情况。”
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深度地链接社区,罗森等外资便利店仍在探索 鲜生活创始人肖欣:中国本土便利店如何超越7-11? 万福客进口食品加盟便利店,8分钟商圈的便利性最大化 全国首家24小时分享式无人便利店落地昆明 大佬谈无人便利店:真无人,假便利 搜索更多: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