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陷困局 业态趋同
品牌的同质化造就了各大主题街区之间的业态布局相近。当前多数主题街区内的业态由单一转为综合,主要是由文创、娱乐、餐饮等体验式业态组成。在走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廊桥市集涵盖了港式奶茶、微缩景观、饰品手作、独立设计师品牌等多种业态,新奥天虹购物中心的虹霓街有网红餐厅、甜品店,也有手作店和首饰店。
一位文创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市场上文创类、艺术类、潮流性、网红性品牌品类相对较为稀缺,导致后期招商困难。这些品类品牌更是抢手,所以导致在招商过程中用各种不相关的产品、品牌、品类进行填充,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最终做成了一个融合了各种杂货铺的街区。
对于主题街区业态重复的现状,陈立平分析表示,不同商业项目业态重复、布局相似度较高主要是由于商业项目招商导致,因为招商是招商负责人和品牌供应商双方互相选择的一个过程,都具有主动权。品牌也会看准机会选择同时进驻多个购物中心相应的区域。如果想要让主题街区内的品牌具有独特性,招商方则需要花费更多的财力、精力在全球范围选择和寻找具有吸引力的业态进驻上。
引流意义弱化
主题街区的诞生是商业项目为应对消费场景日趋严重同质化的解决方式之一。通过特色元素的注入吸引消费者前来体验,侧面来带动客流和培养特定消费者的忠诚度。成功的室内主题街区都是在足够的商户和客户的基础上,经过精细化的市场定位寻求与其他同类项目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陈立平认为,很多主题街区缺少运营思维,虽然很多商业项目在招商前有自己的定位,但在招商时往往更加注重租金收入,从而导致定位与招商矛盾的出现。
陈立平还表示,一旦商业主题街区出现千店一面的现象,项目的运营能力也会随之弱化。商业项目吸引客流更加依靠自己的地理位置、多样化以及交通方便等因素。所以目前中国大多数购物中心吸引客流的主要导向还是由项目自身优势决定,而非主题街区设定。
对于主题街区发展中的问题,张黎分析指出,商业项目做主题街区比比皆是,但随着主题街区常态化,一些所谓的主题街区仅仅是“为了打造街区而打造街区”。主题街区的本质是基于人性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趋势,通过主题街区的打造让消费者感觉惊喜。所以运营方在推出主题街区前一定是经过反复推演、反复琢磨的。
另外从主题街区来看,很多主题街区开业之后,招商结束项目方就以为结束,而忽略了后期的维护,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运营方需要做的是在整个主题街区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根据不同的主题在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推广活动,这样才会契合街区整个客户社群的经营。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 王晓然 刘卓澜) 共2页 上一页 [1] [2] 北京购物中心主题街区生存调查 需持续维护推广 主题街区是不是购物中心的救命稻草? 成都主题街区数量全国排前三 能否成购物中心盈利点? 万达广场推“新物种” 主题街区玩法引入各项目 东瓯世贸广场封顶 打造兰州首个室内主题街区 搜索更多: 主题街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