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京交会和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京东、苏宁、中通的无人物流车对外一一亮相,有人认为是噱头,也有人认为是布局未来。
实际上,现阶段以“无人”为主要特征的人工智能已在很多地方露出取代人类工作岗位的端倪。而以算法驱动的无人物流车则是站在这股商业浪潮顶端的产物之—。
菜鸟网络无人车年内商用量产
电力驱动;时速最高达15千米,周围有人时可降速至10千米;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60千米;最大载荷重量为100千克;最多可装载200件小件包裹……这是菜鸟网络近日推出的无人物流车“G+”的核心参数。从推出国内首款无人物流车“小G”到预计将于今年年内商用量产的“G+”,菜鸟网络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
从菜鸟网络公开的“G+”道路行驶测试视频看,这款无人物流车在外观上更像是迷你版的小型厢式货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时表现出不错的躲避障碍能力。美中不足的是,用于测试的非机动车道宽度较窄,“G+”在行驶过程中几乎占据了道路宽度的2/3,位于车辆后方的非机动车“超车”需要费点儿力气。
记者从菜鸟网络了解到,该公司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已经成熟,今年年内将商用量产“G+”。菜鸟网络总裁万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无人车最有可能大规模落地的场景是物流领域。今年我给ET物流实验室定了个小目标,年底前要全面商用无人物流车”。
商用量产,是无人驾驶技术在快递物流领域向产业化迈进的一大步。
“G+”所瞄准的末端配送环节,是快递服务场景最核心的部分。取代快递员则是人工智能在快递物流领域应用的终极目标之一。而在现阶段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是让“G+”等“无人”自动化设备在人类驾驶员(类似于无人机驾驶员)的控制下完成快递员的工作。
在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快递物流领域落地的过程中,菜鸟网络主攻两个方向:算法和人才。
多目标跟踪是自动驾驶算法的核心技术之一。简单地说,多目标跟踪是同时对多个感兴趣的目标进行定位,并持续记录目标的信息和轨迹。和单目标跟踪相比,多目标跟踪在处理目标尺度、旋转、光照等变化的同时,还要解决目标间相互遮挡、相互影响、外观相似等复杂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70%以上的多目标跟踪研究对象是行人。多目标跟踪精度是菜鸟网络自动驾驶算法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在机器视觉算法权威测评平台KITTI上,菜鸟网络ET物流实验室长期居多目标跟踪精度项目的第1位。
菜鸟网络在算法研发上的突飞猛进,与其大力招揽人才密不可分。记者查询阿里巴巴集团网上招聘信息发现,ET物流实验室新近更新了招聘信息,无人驾驶方面还有40个岗位进行招聘,短短半年内招聘规模达80人。万霖表示,ET物流实验室“将不设人员上限,有多少技术牛人就要多少”。
菜鸟网络内部人士透露,ET物流实验室此前已完成主要负责人的人事变更,目前由张春晖领衔。张春晖曾长期担任阿里巴巴集团OS事业群总裁,在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有丰富的资源,同时具备较丰富的互联网造车经验。除张春晖外,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武陵近日加盟菜鸟网络,出任菜鸟网络ET物流实验室研究员,领衔菜鸟网络无人驾驶测试评估团队。公开资料显示,黄武陵长期从事智能车辆研究以及无人驾驶测试评估体系构建,其加盟将加快菜鸟网络无人车量产商用进程。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618电商拼黑科技:京东用无人机 苏宁用无人车 美团筹划用无人车进行外卖配送 苏宁无人车开进社区 要代快递员上门送货 国内多地出台无人车路测政策 明确发生事故谁担责 进击的无人车 17家公司与数亿融资 搜索更多: 无人车 |